[实用新型]用于海上吊笼锁定的接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031485.3 | 申请日: | 2022-08-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88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 发明(设计)人: | 蒋忠平;李闯业;刘德一;秦正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州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F11/00 | 分类号: | B66F11/00;B66F13/00;B66F17/00;F16F15/08;F16F15/023 |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张祥军 |
| 地址: | 550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海上 锁定 接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海上吊笼锁定的接引装置,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下方设有多块安装板;安装座中部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中部安装有电磁铁;固定板上围绕电磁铁分布有多个缓冲筒,缓冲筒上滑动连接有多根缓冲杆,缓冲杆上端水平设置有支撑板,缓冲杆与缓冲筒之间弹性连接有弹簧。通过电磁铁吸附吊笼底部,吊笼下落后不易发生晃动、滑移情况,安全性好;通过支撑板、缓冲杆、弹簧、缓冲筒对吊笼着地过程进行缓冲,避免人员冲击受伤,同时也减小了吊笼下落太快导致的安全风险。另外,缓冲筒下部设有通气孔;缓冲筒底部设有第一限弹板,缓冲杆底部设有第二限弹板,第一限弹板与第二限弹板之间设有啮合齿相互啮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作业平台登临用吊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海上吊笼锁定的接引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海上涌浪的影响,船只临时悬停后晃动幅度较大。人员登临、离开海上风电作业平台时,为了避免船只与平台的桩基碰撞,一般使船只停在一定距离处,通过吊笼承载人员、小型物品上下平台。吊笼悬空过程中受到风力的影响,需要使用接引装置辅助吊笼下落。
传统的接引装置就是采用两根绳索,通过人工拉拽使吊笼在特定地点下落。这不易控制吊笼的下落位置,而且,受惯性的影响,吊笼下落后容易发生滑移、晃动的情况,安全性较低。此外,吊笼落地瞬间没有缓冲支撑,对乘笼人员冲击较大,容易受伤,例如膝关节冲击损伤、握紧吊笼内的拉绳发生摩擦导致的肘部、手腕等部位皮肤擦伤等。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海上吊笼锁定的接引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海上吊笼锁定的接引装置,包括: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下方设有多块安装板,用于安装在平台或船上;
所述安装座中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中部安装有电磁铁;
所述固定板上围绕电磁铁分布有多个缓冲筒,所述缓冲筒上滑动连接有多根缓冲杆,缓冲杆上端水平设置有支撑板,缓冲杆与缓冲筒之间弹性连接有弹簧。
采用本实用新型,通过电磁铁吸附吊笼底部,吊笼下落后不易发生晃动、滑移情况,安全性好;通过支撑板、缓冲杆、弹簧、缓冲筒对吊笼着地过程进行缓冲,避免人员冲击受伤,同时也减小了吊笼下落太快导致的安全风险。
所述弹簧的上端与缓冲杆接触,弹簧的下端与缓冲筒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缓冲筒与缓冲杆滑动配合,缓冲筒下部设有通气孔。
所述缓冲筒下端伸出固定板,通气孔位于固定板下方。
所述缓冲筒底部设有第一限弹板,缓冲杆底部设有第二限弹板,第一限弹板与第二限弹板之间设有啮合齿相互啮合,第一限弹板与第二限弹板为弹性。
啮合齿的表面为圆弧形。
所述固定板与电磁铁呈正六边形,支撑板沿固定板的六角分布。
还包括连接板,相邻的支撑板之间通过连接板依次连接。
所述支撑板上面还设有橡胶圈。
所述电磁铁上还沿环向分布有缓冲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采用本实用新型,通过电磁铁吸附吊笼底部,吊笼下落后不易发生晃动、滑移情况,安全性好;通过支撑板、缓冲杆、弹簧、缓冲筒对吊笼着地过程进行缓冲,避免人员冲击受伤,同时也减小了吊笼下落太快导致的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剖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州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州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314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船舶海水管系防海生物和腐蚀的装置
- 下一篇:备皮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