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落地式CBCT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027542.0 | 申请日: | 2022-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06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 发明(设计)人: | 刘晶;张韦;黄祖诚;卢昌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有方(合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A61B6/04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谢中用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落地式 cbct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CBCT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落地式CBCT设备,包括:内机架,其上设置有内机架电气结构,顶部用于承载被探测对象;支撑机构,固定在地面上,与内机架固定连接,包括用于连接内机架电气结构和外机架电气结构滑环;外机架,与支撑机构固定连接,并通过支撑机构与内机架转动连接;外机架上设置有外机架电气结构;本实用新在工作时设备整体与地面稳定连接,支撑机构为落地式,即外机架与内机架相对转动时的旋转机构贴近地面,因此外机架相对内机架的旋转更加平稳、安全;使用滑环传递电信号,减少了扫描回转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CBCT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落地式CBCT设备。
背景技术
CBCT为Cone beam CT的简称,即锥形束CT,目前CBCT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传统CBCT通常采用立式结构,设备立柱的顶端伸出支架,支架下方悬挂一个旋转支臂,射源和探测器分别位于支臂的两端。设备工作时,旋转支臂在患者头顶部旋转,会给患者带来很强的压迫感,而且有可能造成射源、探测器碰撞患者的肢体。另外,由于立式支架和旋转臂远离地面,导致传统CBCT内部各种电路的布线设置复杂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落地式CBCT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落地式CBCT设备,包括:
内机架,其上设置有内机架电气结构,顶部用于承载被探测对象;
支撑机构,固定在地面上,与内机架固定连接,包括用于连接内机架电气结构和外机架电气结构的滑环;
外机架,与支撑机构固定连接,并通过支撑机构与内机架转动连接;外机架上设置有外机架电气结构;
射源和探测器,固定安装在外机架上,且射源和探测器始终处于相对的位置上;
进一步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支撑机构本体以及水平设置的回转支承;所述回转支承的内圈与支撑机构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回转支承的外圈与外机架固定连接;内机架的底部与支撑机构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支撑机构本体以及水平设置的平面轴承;所述平面轴承的上圈与内机架固定连接,所述平面轴承的下圈与外机架、支撑机构本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脚和支撑机构本体;所述支撑脚与支撑机构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且放置在地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设备整体与地面稳定连接,支撑机构为落地式,即外机架与内机架相对转动时的旋转机构贴近地面,因此外机架相对内机架的旋转更加平稳、安全;使用滑环传递电信号,减少了扫描回转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射源;2、探测器;3、外机架;4、内机架;5、支撑机构;6、滑环;100、被探测对象;101、地面;102、支撑脚;103、回转支承;104、电机;203、平面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落地式CBCT设备由射源1、探测器2、外机架3、内机架4、支撑机构5、滑环6组成。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机构本体、支撑脚102、电机104、回转支承1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有方(合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有方(合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275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构紧凑型通信电缆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人工湿地生态修复的污水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