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感应式无极灯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025315.4 | 申请日: | 2022-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99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 发明(设计)人: | 黄立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火龙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L2/00 | 分类号: | F21L2/00;F21V23/06;F21V23/04;F21V21/40;F21V21/14;F21V19/00;F21V15/01;F21V17/10;H05B47/13;F21Y103/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917 | 代理人: | 蔡满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角度 调节 感应 无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感应式无极灯,包括底座、热红外人体感应器、灯座外壳、转盘和灯管本体,所述底座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支脚,所述支脚上表面安装有热红外人体感应器,所述支架靠近转盘的一端安装有导体,所述转盘靠近支架的两侧外壁均嵌入式安装有导体,所述灯座外壳远离工作面板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手柄。该可多角度调节的感应式无极灯,当转盘在承重杆上转动时,使转盘两侧的导体与支架两侧的导体相接触,此时转盘上有灯管本体的一侧外壁朝向外界环境,此时形成连通电路,在热红外人体感应器的控制下,灯管本体可根据感应到的人体红外线而发光,起到了感应启动的效果,增加了该装置的智能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极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感应式无极灯。
背景技术
无极灯是一种高新技术产品,具有高光效、长寿命、高显色性的特点,是新型光源发展路上的一项优质产品,无极灯的应用场景广泛,而且凭借其节能环保的优点,使其广受欢迎;
目前无极灯主要由灯座支撑,尽管部分无极灯灯座的特殊结构使无极灯具有一定的转动角度,但是功能仍然受限,且无极灯的灯座常常发挥了承重的作用,而导致便携性较低,难以同时满足便捷性携带和稳定性支撑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感应式无极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灯管本体功能简单,便携性较低,难以满足不同场景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感应式无极灯,包括底座、热红外人体感应器、灯座外壳、转盘和灯管本体,所述底座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支脚,所述支脚上表面安装有热红外人体感应器,所述底座两端的滑槽外壁分别安装有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靠近底座内壁的一端外壁均安装有磁铁片,所述支撑杆一的磁铁片与支撑杆二的磁铁片相贴合,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之间安装有灯座外壳,所述灯座外壳的两侧外壁均安装有转轴,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靠近灯座外壳的两侧外壁分别被转轴贯穿插入,所述灯座外壳的两侧外壁均嵌入式安装有工作面板,所述工作面板的一侧外壁均匀贯穿式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壁嵌入式安装有灯管本体,所述灯座外壳内部横向安装有承重杆,所述转盘的外壁被承重杆贯穿插入,所述承重杆的外壁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靠近转盘的一端安装有导体,所述转盘靠近支架的两侧外壁均嵌入式安装有导体,所述灯座外壳远离工作面板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手柄。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纵截面为矩形结构,所述底座的两端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热红外人体感应器通过导线与控制系统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底座两端的滑槽设计,可实现该装置的拆分和组装,使该装置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的纵截面均为L型结构,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均与底座构成滑动结构,所述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关于底座的纵向中轴线对称。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在底座内部的滑动可增加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灯座外壳为八棱柱结构,所述灯座外壳分别与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构成转动结构,2个所述转轴关于灯座外壳的纵向中轴线对称。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轴使灯座外壳可在支撑杆一和支撑杆二之间转动,以调节光源角度。
优选的,所述转盘的上表面高于工作面板的高度,所述灯管本体与转盘内部的电源连接,且灯管本体通过导线与热红外人体感应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热红外人体感应器的作用,可控制灯管本体的开闭,起到了感应开关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承重杆为圆柱形结构,且承重杆的两端分别与灯座外壳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盘与承重杆构成转动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盘的转动可调整灯管本体的位置,从而变更光线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火龙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火龙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253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驱型的三轴平台机构及点胶设备
 - 下一篇:一种快速连接智能线箱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