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阻垢剂自动加药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009317.4 | 申请日: | 2022-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31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 发明(设计)人: | 吴磊;黄善锋;孙智慧;王怀勇;丁学东;马凤鸣;赵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吉林发电有限公司长春热电厂;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5/08 | 分类号: | C02F5/08;G05B19/05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贺小停 |
| 地址: | 130216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垢剂 自动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阻垢剂自动加药控制装置,装置包括阻垢剂储罐、阻垢剂电动阀、阻垢剂加药泵、阻垢剂流量计、补充水流量计和控制器;所述阻垢剂储罐出液口通过管路连接至冷却塔循环水池,所述管路上依次连接阻垢剂电动阀、阻垢剂加药泵、阻垢剂流量计;所述补充水流量计设置在循环水补充水管路上,循环水补充水管路的出口与冷却塔循环水池连接;所述阻垢剂流量计和补充水流量计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阻垢剂电动阀和阻垢剂加药泵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方法可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实现循环水阻垢剂投加量的在线测量,提供后续阻垢剂的加入效率与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循环冷却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阻垢剂自动加药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设备、物料或介质的冷却主要是通过工业循环冷却水冷却。在工业循环水系统运行中,循环冷却水随着温度升高、散热蒸发,不断浓缩容易发生结垢。工业循环冷却水一旦结垢,轻则影响设备运行,重则设备报废或停产检修。为防止工业循环水系统发生结垢,常在循环水中投加阻垢剂。
目前,循环水系统运行中阻垢剂的投加主要有三种方式:人工定时倒入方式、阻垢剂泵定流量投加方式和根据循环水中阻垢剂含量控制阻垢剂泵投加方式。这些阻垢剂的投加方式主要存在以下缺点:
1)人工定时倒入方式耗费人力,且投加不均匀。
2)人工定时倒入方式和阻垢剂泵定流量投加方式均不便于及时随机组负荷变化而增减阻垢剂的投加量,容易造成投加不够或阻垢剂浪费。
3)阻垢剂泵定流量投加方式和根据循环水中阻垢剂含量控制阻垢剂泵投加方式,不能及时发现及排除管路破裂、堵塞或阻垢剂泵故障等原因导致阻垢剂加不进循环水系统。
4)根据循环水中阻垢剂含量控制阻垢剂泵投加方式,大多需要备配相应的检测仪器,稳定性、准确性及可靠性低,有些还需要投加示踪剂,增加运行成本。
综上,现有技术无法采集循环水补充水的实时流量,并通过在循环水阻垢剂投加系统上布置元件,实时获取阻垢剂流量和补充水流量信息,以及进行下一步加药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人工定时倒入效率低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垢剂自动加药控制装置,该实用新型通过采集循环水补充水的实时流量,在循环水阻垢剂投加系统上布置便于工业控制的元件,控制器与元件连接运行控制,代替人工或其他化学检测反馈,具有更好、及时、准确地控制循环水阻垢剂投加的效果。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阻垢剂自动加药控制装置,包括阻垢剂储罐、阻垢剂电动阀、阻垢剂加药泵、阻垢剂流量计、补充水流量计、控制器;
所述阻垢剂储罐出液口通过管路连接至冷却塔循环水池,所述管路上依次连接阻垢剂电动阀、阻垢剂加药泵、阻垢剂流量计;所述补充水流量计设置在循环水补充水管路上,循环水补充水管路的出口与冷却塔循环水池连接;
所述阻垢剂流量计和补充水流量计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阻垢剂电动阀和阻垢剂加药泵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阻垢剂加药泵为可调变频防腐计量泵。
可选的,所述阻垢剂流量计为齿轮流量计。
可选的,所述阻垢剂流量计设置在阻垢剂管路末端,其出口直接与冷却塔循环水池连接。
可选的,所述控制器为PLC。
可选的,所述阻垢剂自动加药控制装置的管道均采用耐腐蚀管道。
可选的,所述耐腐蚀管道为陶瓷复合钢管、粘贴钢管、铸石复合钢管或铸钢管。
可选的,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显示器和报警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吉林发电有限公司长春热电厂;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能吉林发电有限公司长春热电厂;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093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