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树脂软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987235.0 | 申请日: | 2022-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38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 发明(设计)人: | 曾琼飞;王江辉;王玉华;赵颖超;杨悦;贾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高能时代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42 | 分类号: | C02F1/42;B01J49/60;B01J49/50;C02F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维新 |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滨海新区自贸试验区(东疆保***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树脂 软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树脂软化装置,应用于高盐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其中,包括:原水装置、处理后水装置、树脂软化罐和树脂再生系统,原水装置与树脂软化罐的内部相连通,树脂再生系统包括:冲洗水装置、酸再生液装置、碱再生液装置和喷射器,树脂软化罐包括液体一体化进口,冲洗水装置、酸再生液装置和碱再生液装置以并联的方式与喷射器的入口处相连接,喷射器的出口处与液体一体化进口的入口处相连接,液体一体化进口的出口处与处理后水装置连接。通过对液体一体化进口的改进设计,使得冲洗水直接流入树脂软化罐实现反冲洗,提高树脂的再生效果。同时,简化了树脂软化装置复杂的管路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操作过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盐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树脂软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环保日渐严格,对高盐废水处理、水处理零排放要求越来越高,树脂软化越来越多地成为水处理环保项目所必须的一道工段。树脂软化除硬的工作过程为树脂和水溶液的离子交换的过程,树脂基团和水溶液中可交换离子(主要为Ca2+、Mg2+离子)之间发生等物质量规则的可逆性交换,达到水质改善而离子交换剂的结构不发生实质性变化;当树脂离子交换饱和后,需要将树脂用酸、碱进行再生,恢复其性能,并进行反冲洗。目前,树脂软化装置是最重要的设备,树脂再生也是装置运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最普遍的设置方式为,树脂软化装置分别设置树脂再生系统8和树脂软化罐9,树脂软化罐9内装有树脂,树脂再生和反冲洗均在树脂软化罐9内进行。树脂软化罐9包括反冲洗进口311、酸再生液进口321、碱再生型液进口331;反冲洗进口311的一端与原水装置6通过管道连通,原水通过管道流入反冲洗进口311,实现反冲洗;树脂再生系统8包括酸再生装置和碱转型装置,其中,酸再生装置包括第一冲洗水装置201、第一再生水泵501、第一喷射器701、酸再生液装置3,酸再生液装置3的出口处设置有酸进液阀31,当酸进液阀31打开,酸再生液和冲洗水由第一喷射器701流出,通过酸再生管道、经由酸再生液进口321流入树脂软化罐9内,实现酸再生;碱转型装置包括第二冲洗水装置202、第二再生水泵502、第二喷射器702和碱再生液装置4,碱再生液装置4的出口处设置有碱进液阀41,当碱今进液阀41打开,碱再生液和冲洗水均经由第二喷射器702,通过碱再生管道、经由碱再生液进口331流入树脂软化罐9内,实现碱转型。
由于酸碱再生和反冲洗需要设置三路管道及对应的自动阀门,管路较为复杂、操作不方便等。并且采用原水进行反冲洗,由于原水的硬度较高,原水中Ca2+、Mg2+离子会与装置中的树脂进行离子交换,导致部分树脂失效,影响了再生效果。降低树脂的利用率。
因此,需要一种新型树脂软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树脂软化装置,在现有树脂软化装置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调整冲洗水和酸碱液的管口的设置,保护树脂再生过程中的再生效果,提高树脂利用率,延长树脂的使用周期,简化再生管路、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树脂软化装置,包括:原水装置、处理后水装置、树脂软化罐和树脂再生系统,原水装置与树脂软化罐的内部相连通,树脂再生系统包括:冲洗水装置、酸再生液装置、碱再生液装置和喷射器,其特征在于,树脂软化罐包括液体一体化进口,冲洗水装置、酸再生液装置和碱再生液装置以并联的方式与喷射器的入口处相连接,喷射器的出口处与液体一体化进口的入口处相连接,液体一体化进口的出口处与处理后水装置连接,处理后水装置用于接收反冲洗后的冲洗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高能时代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高能时代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9872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