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层门顶门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965680.7 | 申请日: | 2022-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91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 发明(设计)人: | 苏泽钿;许志强;陈腾飞;李观亮;李成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宋翔晖 |
| 地址: | 511447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层门顶门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层门顶门器,包括第一层门、第二层门及卡板,所述卡板一端铰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层门的内侧,所述卡板另一端设有撑杆;所述卡板相对所述第一层门转动,以使所述卡板伸出于所述第一层门的外侧并使所述撑杆与所述第二层门相抵配合,或使所述卡板收纳于所述第一层门的内侧。总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具备了结构简单、连接牢靠以及操作方便的优点,且有效避免层门意外关闭的可能性,杜绝相关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梯层门顶门器。
背景技术
电梯层门也称之为厅门,层门设置在井道口处且通过自闭装置始终保持关闭状态,只有当电梯到达楼层需要开启时,层门才会开启;但是在维修、日常检修及其他运维工作时,需要让层门保持开启状态。通常的,至少需要一位工作人员将层门撑开,或者用长杆物件卡在层门之间,以克服自闭装置的自闭力。但是上述的顶门方式却存在诸多问题:其一,将层门撑开的工作人员需要一直处于两个层门之间,存在安全隐患,容易发生事故,而且该工作人员只能等运维工作完成之后才能离开,浪费人力;其二,长杆物件只是卡在两个层门之间,连接相对不牢靠,容易被外力顶出,使得层门突然关闭,安全隐患较大,甚至危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亟需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电梯层门顶门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电梯层门顶门器,包括第一层门、第二层门及卡板,所述卡板一端铰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层门的内侧,所述卡板另一端设有撑杆;所述卡板相对所述第一层门转动,以使所述卡板伸出于所述第一层门的外侧并使所述撑杆与所述第二层门相抵配合,或使所述卡板收纳于所述第一层门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卡板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连接块铰接,所述连接块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层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轴心方向与所述第二转轴的轴心方向垂直设置;方便卡板收纳在第一层门内,使顶门器不影响电梯的正常工作,同时方便卡板伸出第一层门外,让撑杆抵住第二层门,便于运维人员的使用,将层门撑开,无需运维人员另外携带长杆物件将其撑开,操作方便且简单。
进一步的,所述撑杆伸缩设置于所述卡板上;可根据工作需要,将撑杆相对卡板伸出或缩回至合适距离,使得第一层门和第二层门之间保持合适距离,方便运维人员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卡板内设有可收纳所述撑杆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有棘条,所述棘条与所述卡板的延长方向同向布设;所述卡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配合孔,所述撑杆一端通过所述配合孔伸入所述容置腔内,且凸设有与所述棘条相适配的棘爪;在棘条和棘爪的配合下,使得撑杆在伸缩范围内,撑杆相对卡板连接牢靠,不产生相对滑移的现象,有效避免层门突然关闭的可能性,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撑杆另一端凸设有挡板;增大撑杆与第二层门的接触面积,提高连接的牢靠性,防止打滑,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卡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层门的折边卡接配合的卡槽;增加连接点,提高连接的可靠性,杜绝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9656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盗井盖及用于防盗井盖的开锁工具
- 下一篇:一种立式离心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