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轿厢装置以及梯凳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958017.4 | 申请日: | 2022-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56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 发明(设计)人: | 大都信明;金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文海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装置 以及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轿厢装置以及梯凳。该轿厢装置,用于电梯,具备:轿厢;用于支承所述轿厢的轿厢架;以及固定于所述轿厢架的梯凳,所述梯凳具备:具有第一垫脚部的第一梯级部;以及具有第二垫脚部和支撑部的第二梯级部,所述第二垫脚部为板状,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垫脚部使所述第二垫脚部位于高于所述第一垫脚部的位置,在所述第二垫脚部的下方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第一梯级部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分别固定于所述轿厢架的上侧左端部和上侧右端部,所述第二梯级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梯级部,所述第二梯级部还固定于所述轿厢架的上侧前端部或上侧后端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轿厢装置以及梯凳。
背景技术
作为电梯的发生紧急情况时的逃生(救援)方式,例如可以采用在轿顶架起梯子,向上爬到井道中的就近的层站处,经由该层站的层门而进入该层站的方式。但是,如附图8所示,如果在轿顶的要设置梯子的范围有器具,就不能架起梯子,因而出现不能逃生的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提供能够消除上述不能逃生的范围的轿厢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轿厢装置,用于电梯,所述轿厢装置具备:轿厢;用于支承所述轿厢的轿厢架;以及固定于所述轿厢架的梯凳,所述梯凳具备:具有第一垫脚部的第一梯级部;以及具有第二垫脚部和支撑部的第二梯级部,所述第二垫脚部为板状,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垫脚部使所述第二垫脚部位于高于所述第一垫脚部的位置,在所述第二垫脚部的下方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第一梯级部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分别固定于所述轿厢架的上侧左端部和上侧右端部,所述第二梯级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梯级部,所述第二梯级部还固定于所述轿厢架的上侧前端部或上侧后端部。
并且,也可以是,所述轿厢装置具备器具箱,所述器具箱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
并且,也可以是,所述第一梯级部还具有:与所述第一垫脚部相对的底面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垫脚部的一端与所述底面部的一端的竖直面部,所述第一垫脚部与所述底面部互相平行并且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垫脚部的长度短于所述底面部的长度,所述第一梯级部利用所述底面部来固定于所述轿厢架的所述上侧左端部和所述上侧右端部。
并且,也可以是,所述第二垫脚部具有:平面部;从所述平面部的前端向上延伸与所述平面部形成直角的前端止滑部;以及从所述平面部的后端向上延伸与所述平面部形成直角的后端止滑部。
并且,也可以是,所述支撑部具备:固定于所述第二垫脚部而与所述第二垫脚部成为一体的连体构件,所述第二垫脚部与所述连体构件之间形成直角,所述第二垫脚部通过所述连体构件来进行固定。
并且,也可以是,所述支撑部还具备:位于所述第二垫脚部的下方并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一对第一连结构件,所述第一连结构件具有:前侧面部;后侧面部;以及连接所述前侧面部的一端与所述后侧面部的一端的连接面部,所述前侧面部与所述后侧面部互相平行并且沿上下方向延伸。
并且,也可以是,所述支撑部还具备:位于所述第二垫脚部的下方并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一对第二连结构件,所述第二连结构件至少具有:竖直面部;以及底面部,所述第二梯级部利用所述第二连结构件的所述底面部来固定于所述轿厢架的所述上侧前端部或所述上侧后端部。
并且,也可以是,所述第二垫脚部利用所述第一连结构件的所述前侧面部和所述后侧面部中的一方来固定于所述第一梯级部,利用另一方来固定于所述第二连结构件的所述竖直面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梯,该电梯具备上述轿厢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9580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轻量化自动跟踪天线转台
- 下一篇:一种用于肉鸡加工的分拣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