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锅炉调节阀系统及锅炉供热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945572.3 | 申请日: | 2022-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51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 发明(设计)人: | 孙振波;高峰;张天羽;沈立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能太仓发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31/124 | 分类号: | F16K31/124;F22B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张兵 |
| 地址: | 21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调节 系统 供热 | ||
本公开涉及一种锅炉调节阀系统及锅炉供热系统,包括:气源;气动执行机构,与气源连接;阀体,其内设有控制所述阀体开合的阀板,所述阀板与所述气动执行机构的执行部连接;以及保护机构,设置在所述气源与所述气动执行机构之间,用于在需要时控制所述气动执行机构动作以使所述阀板运动将所述阀体关闭。本公开气源带动气动执行机构动作,从而带动阀板运动以控制阀体的开合程度,气源与气动执行机构之间设有保护机构,在需要时,例如保护机构断电或气动执行机构断气等异常情况,保护机构控制气动执行机构动作将阀体关闭,避免造成设备的损坏。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控制阀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锅炉调节阀系统及锅炉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锅炉供热系统中由汽水分离器至除氧器之间的调节阀非常重要,在锅炉启动过程中频繁使用,用于辅助调节汽水分离器水位和回收疏水工质的热能,以往的调节阀在断气或断电等异常情况下不能快速关闭,会造成系统的损坏,使系统运行不够安全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锅炉调节阀系统及锅炉供热系统,该锅炉调节阀系统及锅炉供热系统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锅炉调节阀系统,包括:气源;气动执行机构,与所述气源连接;阀体,其内设有控制所述阀体开合的阀板,所述阀板与所述气动执行机构的执行部连接;以及保护机构,设置在所述气源与所述气动执行机构之间,用于在需要时控制所述气动执行机构动作以使所述阀板运动将所述阀体关闭。
可选地,所述气动执行机构构造为活塞气缸,所述活塞气缸包括缸体、设置在所述缸体内的活塞和与所述活塞连接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延伸出所述缸体外与所述阀板连接,所述活塞气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分别通过所述保护机构与所述气源选择性地连通。
可选地,所述保护机构包括备用气源和可控截止阀,所述可控截止阀的进气阀口与所述气源连通并且包括分别与所述进气阀口连通的第一工作阀口和第二工作阀口,所述有杆腔通过第一换向阀与所述第一工作阀口连通,所述无杆腔通过第二换向阀与第二工作阀口连通,所述无杆腔与所述第二换向阀之间设有第三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还与所述备用气源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还具有第一排气阀口,所述第三换向阀还具有第二排气阀口。
可选地,所述可控截止阀的进气阀口处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所述第三换向阀和所述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备用气源构造为储气瓶,所述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和所述第三换向阀均构造为电磁二位三通换向阀。
可选地,所述锅炉调节阀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塞杆上的定位器及用于检测所述定位器位置的反馈装置,以控制所述阀体的开合程度。
可选地,所述锅炉调节阀系统还包括两个放大器,两个所述放大器分别设置在所述无杆腔和所述有杆腔的气口处,两个所述放大器均与所述定位器连接。
可选地,所述锅炉调节阀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和备用气源,所述定位器构造为电气阀门定位器,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以输入电信号,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放大器连接以输出气信号,所述电气阀门定位器上设有送气口,所述送气口与所述气源及所述备用气源均连通,所述气源与所述送气口之间设有单向阀,所述备用气源的出气端与所述送气口之间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反馈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气源的出气端上设有过滤减压阀。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锅炉供热系统,包括上述的锅炉调节阀系统、汽水分离器和除氧器,所述锅炉调节阀系统设置在所述汽水分离器至所述除氧器之间用于辅助调节所述汽水分离器水位和辅助回收疏水工质的热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能太仓发电有限公司,未经国能太仓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9455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