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驳岸水质监测设施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937266.5 | 申请日: | 2022-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21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 发明(设计)人: | 卢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余俊杰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驳岸 水质 监测 设施 | ||
本实用新型提供驳岸水质监测设施,涉及水质监测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水质在监测的过程中,由于驳岸处的水处于流动状态,污染物可能在水中出现部分聚集的问题,而固定位置监测的设施会出现监测不完整、漏检的问题,导致最终监测结构失准的问题,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贯穿的线孔;所述框架的中端处滑动安装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端安装有相互对称的储存盒;所述承载板的中部转动安插有贯穿的丝柱。本实用新型中这样监测器不仅能够上下调整还能前后滑动,方便监测器对驳岸处的水质进行监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监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驳岸水质监测设施。
背景技术
驳岸处的水质在监测的过程中,由于驳岸处的水处于流动状态,污染物可能在水中出现部分聚集的问题,而固定位置监测的设施会出现监测不完整、漏检的问题,导致最终监测结构失准的问题。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驳岸水质监测设施,以解决现有的水质在监测的过程中,由于驳岸处的水处于流动状态,污染物可能在水中出现部分聚集的问题,而固定位置监测的设施会出现监测不完整、漏检的问题,导致最终监测结构失准的问题。
技术方案:驳岸水质监测设施,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贯穿的线孔;所述框架的中端处滑动安装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端安装有相互对称的储存盒;所述承载板前后侧壁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而固定块的中部开设有贯穿的线孔,两个所述固定块的线孔处分别连接有贯穿的连接线,两根连接线的两端分别有挡头,所述承载板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贯穿的导向孔;
所述承载板的中部开设有贯穿的螺孔,所述承载板的中部转动安插有贯穿的丝柱;所述丝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丝柱的环形侧壁上转动安装有转环;所述丝柱底部的中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处安装有监测器。
进一步的,所述框架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相互对称的连接杆,左端两根所述连接杆的左端均开设有贯穿的调整孔,右端两根所述连接杆的右端均开设有贯穿的调整孔。
进一步的,四个所述调整孔处分别安插有贯穿的丝杆,而丝杆的顶端安装有挡块,丝杆的下端开设为圆锥状结构。
进一步的,四根所述丝杆的环形侧壁上分别转动安装有转筒,而转筒的外环形侧壁上均固定安装一圈短柱,前端两根所述丝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底板,后端两根所述丝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底板。
有益效果:
监测器插在驳岸处的水中,抓住丝柱的上端旋转上下调整监测器的位置,监测器的位置调整好后,上下调整监测器的位置,就能监测水中不同深度区域的水质,抓住前端连接线的头部前后拉动,这时就能调整承载板的位置,从而也就调整了丝柱和下端监测器的位置,便于监测器在驳岸处不同的地方进行水质监测,这样监测器不仅能够上下调整还能前后滑动,方便监测器对驳岸处的水质进行监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左前上方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前下方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承载板和丝柱部分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框架;101、连接杆;102、调整孔;103、丝杆;104、转筒;105、底板;2、承载板;201、固定块;202、连接线;203、导向孔;204、螺孔;3、丝柱;301、转环;302、卡槽;303、监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9372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用电池组
- 下一篇:一种用于提升机出口的导向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