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擦伤堆钢导槽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920898.0 | 申请日: | 2022-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14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 发明(设计)人: | 钱洪建;王姜龙;曹进;王文广;刘满仓;刘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39/14 | 分类号: | B21B39/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雯 |
| 地址: | 21562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擦伤 堆钢导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擦伤堆钢导槽,属于棒线材精轧设备技术领域。该堆钢导槽包括L型的导槽上片和导槽下片,所述导槽上片的折弯处包括外壁第一直角和内壁第一圆角,所述导槽下片的折弯处包括外壁第二直角和内壁第二圆角,所述外壁第一直角和外壁第二直角分别设于轧制中心线的上方和下方,所述内壁第一圆角和内壁第二圆角的圆弧弧度相等。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防止棒线材与导槽安装缝隙接触,减少线材表面损伤和导槽磨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备件消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棒线材精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擦伤堆钢导槽。
背景技术
在高速线材生产过程中,精轧机出口的堆钢导槽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上下盖可翻动的,起到导向作用的首段导槽,同时控制红钢在发生堆钢和故障时使其堆在废品箱内便于收集,而第二部分为带气吹导槽,主要是防止线材从精轧机出来后带水。目前随着线材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随着规格品种的多样化,在轧制过程中,首段导槽在使用中由于设计原因已经导致线材表面划伤等问题出现,原先首段导槽结构为上下两片,使用时两片导槽合二为一,中间过钢通道为圆形,进口位置为喇叭口形状,安装上是沿着轧制中心线方向呈45°安装固定,这就使得红钢通过时由于自重原因处于导槽的底部,沿着两片导槽合并的部位进行轧制,而导槽的加工质量差、边部毛糙、边部凸起、边部安装错位,在轧制时都会对红钢造成摩擦,这种滑动摩擦一方面会导致导槽磨损异常,另一方面会造成线材表面划线、划伤、擦伤等问题,而随着时间的延长加上轧制过程中线材抖动,会使这种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就造成每次停车都必须检查一次,一旦导槽发生异常磨损和毛刺均需要人工用砂轮机进行打磨或更换,这就造成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影响人工及工作效率,并且会增加备件消耗。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擦伤堆钢导槽,可以有效防止棒线材与导槽安装缝隙接触,减少线材表面损伤和导槽磨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备件消耗。
技术方案:一种防擦伤堆钢导槽,包括L型的导槽上片和导槽下片,所述导槽上片的折弯处包括外壁第一直角和内壁第一圆角,所述导槽下片的折弯处包括外壁第二直角和内壁第二圆角,所述外壁第一直角和外壁第二直角分别设于轧制中心线的上方和下方,所述内壁第一圆角和内壁第二圆角的圆弧弧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内壁第一圆角和内壁第二圆角的圆弧所在圆的直径为12cm、28 cm、22 cm或32 cm。
优选的,所述导槽上片的外壁上设有梯形台,所述梯形台的上底面大于下底面。
优选的,所述导槽上片的材质为钛合金。
优选的,所述导槽下片的材质为钛合金。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原先的U型导槽上下片改为L型结构,并将内壁折弯处设置为圆角,装配完成后,原先的圆形过钢孔变成类椭圆形状的结构,装配缝隙也恰好处于棒线材的两侧,轧制中完全避免了由于重力作用棒线材与缝隙的直接摩擦,且过钢孔两侧呈直角结构,圆钢完全杜绝了与缝隙接触的可能,这样就减少了划线的产生,避免了成品质量问题的产生,不仅减少热停时间,而且提高了产能,减少了导槽更换的频次。
此外,从导槽上片和导槽下片的装配结构上进行分析,原先U型结构对导槽上片和导槽下片的装配要求高,装配时容易产生错位,改用L型结构装配则相对稳定,进而降低了装配难度,减少了装配失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中各数字标号表示含义如下:1.导槽上片、2.导槽下片、11. 外壁第一直角、12.内壁第一圆角、13.梯形台、21. 外壁第二直角、22. 内壁第二圆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9208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