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内科用滤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903469.2 | 申请日: | 2022-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21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华;朱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春华 |
主分类号: | B01D29/23 | 分类号: | B01D29/23;B01D29/56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65 | 代理人: | 钟志芸 |
地址: | 265300 山东省烟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内科 用滤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内科用滤药装置,包括蒸煮滤药箱主体,蒸煮滤药箱主体内连接设有分隔板和导流板,分隔板和导流板将蒸煮滤药箱主体从上向下分隔成蒸煮腔、导流腔和接药腔,蒸煮腔内连接设有蒸煮罐,蒸煮罐内放置设有滤网筒,蒸煮罐上连接设有加热器,蒸煮罐一侧底部连接设有电控阀,分隔板上设有配合电控阀的出药口,出药口将蒸煮腔和导流腔连通设置,导流板中间底部连接设有出药管,出药管底部连接设有无纺布过滤件。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装置通过蒸煮滤药箱主体可以在对中药蒸煮过后,可以直接进行多道过滤,从而在蒸煮中药后直接排出,同时可以通过下压的压板,可以对一些吸水性较好的中药进行下压出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内科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中医内科用滤药装置。
背景技术
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理论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调摄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内科学既是一门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它临床学科的基础,为中医学的一门主干学科,具有非常重要的学科地位,在中医内科的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煮中药进行治疗,而现有技术中的主要均无法进行过滤,都只是简单的进行加热蒸煮,而在中医蒸煮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药渣,需要进行二次过滤,实施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进行蒸煮滤药的一种中医内科用滤药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医内科用滤药装置,包括蒸煮滤药箱主体,所述的蒸煮滤药箱主体内从上向下依次连接设有分隔板和导流板,所述的分隔板和导流板将蒸煮滤药箱主体从上向下分隔成蒸煮腔、导流腔和接药腔,所述的蒸煮腔内连接设有蒸煮罐,所述的蒸煮罐内放置设有滤网筒,所述的蒸煮罐上连接设有加热器,所述的蒸煮罐一侧底部连接设有电控阀,所述的分隔板上设有配合电控阀的出药口,所述的出药口将蒸煮腔和导流腔连通设置,所述的导流板中间底部连接设有出药管,所述的出药管底部连接设有无纺布过滤件。
所述的滤网筒顶部连接设有把手,滤网筒方便初步过滤较大的药渣。
所述的蒸煮滤药箱主体顶部和底部一侧连接设有分别配合蒸煮腔和接药腔的密封盖和密封门,密封盖方便密封
所述的出药管内侧设有连接螺纹,所述的无纺布过滤件顶部连接设有配合连接螺纹的螺纹管。
所述的蒸煮滤药箱主体外侧连接设有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顶部中间连接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的电动推杆底部动力端连接设有配合蒸煮罐和滤网筒的压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医内科用滤药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装置通过蒸煮滤药箱主体可以在对中药蒸煮过后,可以直接进行多道过滤,从而在蒸煮中药后直接排出,同时可以通过下压的压板,可以对一些吸水性较好的中药进行下压出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医内科用滤药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医内科用滤药装置的蒸煮罐爆炸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蒸煮滤药箱主体,2、分隔板,3、导流板,4、蒸煮腔,5、导流腔,6、接药腔,7、蒸煮罐,8、滤网筒,9、把手,10、加热器,11、密封盖,12、电控阀,13、出药口,14、出药管,15、无纺布过滤件,16、连接螺纹,17、螺纹管,18、密封门,19、支撑架,20、电动推杆,21、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春华,未经王春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9034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淬钕铁硼磁粉生产用粉碎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农艺用绿植喷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