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C追踪光纤连接器及光纤跳线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836655.9 | 申请日: | 2022-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40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 发明(设计)人: | 田玉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和光同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8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c 追踪 光纤 连接器 跳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跳线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LC追踪光纤连接器及光纤跳线,包括单工LC连接头和光缆组成,所述单工LC连接头包括有LC陶瓷插芯、LC外壳、单工止挡、镂空尾套、插芯尾柄和LC弹簧,所述LC陶瓷插芯与LC外壳的内部固定。该LC追踪光纤连接器及光纤跳线,结构简单,和普通跳线的区别仅仅在于预留出了一条通光用的塑料光纤,生产过程中只需要将塑料光纤弯曲后从镂空尾套中穿出,并预留出一段塑料光纤用于后期检修维护时通光使用即可,规避了传统光电混合追踪跳线,需要用到外接电源的方式才能追踪跳线对应两端的复杂操作,并且不需要使用专门的外接设备,只需要普通的红光笔即可完成追踪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跳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LC追踪光纤连接器及光纤跳线。
背景技术
在大型机房中,跳线的管理和区分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在错综复杂的布线中,检修人员想从普通跳线的一端连接器找到其对应的另一端连接器是很不方便的,这给日常的维护检修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主要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在光纤跳线生产过程中在两端的线缆上做对应的特殊标识,比如对应的数字号码环等,使同一条线上的两端连接头通过号码环一一对应。
第二种是在维护操作时,使用红光笔,从跳线连接器的一端通入红光,红光会从对应跳线的另一端发射出来,从而找到同一条跳线的两端和其两端连接的设备。
第三种是运用一种特殊的光电混合追踪跳线,在连接器的两端设置内部空间,在内部空间设置透光显示的发光装置,并在上盖沟槽内预留两个导电片。维护时使用专门的接电设备从连接器一端的两个导电片接入电源,使跳线两端的发光装置同时运行并发出显眼的光,从而找到同一条跳线的两端和其两端连接的设备。
第一种方式的缺点很明显,维护时需要维护人员通过对应连接头两端的号码环,来实现跳线两端连接头的一一对应。布线密度高的情况下,查找效率很低,而且容易出错,可靠性不高。
第二种方式虽然可以降低出错概率,但是普通的光纤跳线并没有单独的通红光接口。因此操作时需要先将连接器的一端从设备上拔出,利用原本用于数据传输的光纤通光。确定另一端时需要将所有可能的连接头从设备上拔出一一确定是否用红光射出。这样的操作相对效率也比较低,并且涉及到在线连接头的拔出,必须停机维护,会直接影响到机房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三种方式有效的规避了第一种方式和第二种方式的弊端。通过提前预留的发光装置,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就能有效的对应跳线连接器的两端。但是操作过程中需要使用专门的接入电源的设备,并且由于连接器本身体积较小,预留的导电片和电源插针在操作过程中易发生弯折甚至断裂的问题,导致发光装置失效。
综合上述三种方法,需要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即一种单工LC追踪光纤连接器及光纤跳线。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C追踪光纤连接器及光纤跳线,具备不需要使用专门的外接设备,只需要普通的红光笔即可完成追踪操作,操作过程中,由于预先留有单独通红光的塑料光纤,并不需要将跳线连接头拔出,可以实现在线监测,不需要停机维护不影响机房内设备的正常使用等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C追踪光纤连接器及光纤跳线,包括单工LC连接头和光缆组成,所述单工LC连接头包括有LC陶瓷插芯、LC外壳、单工止挡、镂空尾套、插芯尾柄和LC弹簧,所述LC陶瓷插芯与LC外壳的内部固定,所述单工止挡与LC外壳的一侧连接,所述镂空尾套的一端与单工止挡的一侧连接,所述插芯尾柄与LC外壳的内部插接,所述LC弹簧与LC外壳的内部固定,所述LC弹簧的一端与插芯尾柄连接,所述镂空尾套的一端设有光纤外被,所述光纤外被的内部设有0.9光纤和塑料光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和光同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和光同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8366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式推拉力测试机构
- 下一篇:大电流低插拔力车针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