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现代住宅生态绿化带有效
申请号: | 202221830356.4 | 申请日: | 2022-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56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钱家琦;钱雨润;戴皓亮;沙丽;吴功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景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A01G22/00;E03B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邦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2 | 代理人: | 崔双双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现代 住宅 生态 绿化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现代住宅生态绿化带,包括碎石层、细沙层和土壤层,碎石层铺设在地面上,碎石层上端铺设有细沙层,细沙层上端设有土壤层,土壤层上方设有绿植层,地面与土壤层之间设置有蓄水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蓄水槽将雨天渗漏的雨水进行收集,并且在干旱时利用蓄水槽内的雨水进行重新浇灌,可以使雨水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从而达到节约生态绿化带养护成本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绿化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现代住宅生态绿化带。
背景技术
生态绿化带指的是供绿化的条形地带,在现代住宅上的通常会将绿植种植带地面上,从而提高小区内部绿化面积,改善小区内部的生态环境。
然而在针对绿化带的养护过程中,会根据现实天气情况,对绿化带内的绿植进行灌溉,在小区的绿化带不存在任何的蓄水结构的情况下,雨水只能渗透到地下,导致无法针对雨天的雨水进行收集。
在进行灌溉时没有雨水的储备,所以只能利用其他水源进行灌溉,使雨水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导致提高了对绿化带的养护成本。
所以这里设计生产了一种现代住宅生态绿化带,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代住宅生态绿化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现代住宅生态绿化带,包括碎石层、细沙层和土壤层,所述碎石层铺设在地面上,所述碎石层上端铺设有细沙层,所述细沙层上端设有土壤层,所述土壤层上方设有绿植层,所述地面与土壤层之间设置有蓄水机构;
所述蓄水机构包括蓄水槽和喷水管,所述喷水管铺设在土壤层内,所述蓄水槽均匀开在地面内且位于碎石层下方,所述蓄水槽与喷水管之间固定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穿过碎石层和细沙层。
优选的,所述喷水管上均匀固定连接有排水喷头,所述喷水管上固定连接有抽水泵。
优选的,所述蓄水槽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斜板,所述斜板位于蓄水槽内对称分布,方便抽水管对水的抽取。
优选的,所述蓄水槽上端固定连接有拦网,所述抽水管穿过拦网,避免碎石或者细沙进入到蓄水槽内。
优选的,所述地面上方且位于蓄水槽外围铺设有防透膜,避免雨水渗透到地面内。
优选的,所述地面内且位于相邻蓄水槽之间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蓄水槽侧壁上端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管,避免雨水过多将绿化带淹没无法及时排水的情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蓄水槽将雨天渗漏的雨水进行收集,并且在干旱时利用蓄水槽内的雨水进行重新浇灌,可以使雨水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从而达到节约生态绿化带养护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蓄水槽与排水管位于地面分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面;2、碎石层;3、细沙层;4、土壤层;5、绿植层;6、蓄水机构;61、蓄水槽;62、抽水管;63、喷水管;64、抽水泵;65、排水喷头;66、斜板;67、拦网;68、防透膜;7、排水管;8、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景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景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8303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油化工机械用快速收油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安装稳固的标志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