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跨下穿近接构筑物隧道加固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821816.7 | 申请日: | 2022-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58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吴城;雷沙沙;党伟松;柏宇;唐维泽;冯亚雄;张波;冶彤伟;魏琛宇;徐鑫;赵幸福;胡田亚;刘新华;简朝;张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苏州交投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18;E21D19/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大成君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47 | 代理人: | 张印铎 |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跨下穿近接 构筑物 隧道 加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跨下穿近接构筑物隧道加固结构,所述构筑物包括纵向延伸的上构筑物和横向延伸的下构筑物,所述上构筑物和所述下构筑物之间至少设置有1个纵向延伸的隧道,所述加固结构包括上管棚、小导管和下管棚,所述上管棚和小导管设在所述隧道拱顶上方,所述下管棚设在所述隧道底面下方;初期支护和复合衬砌,所述初期支护沿所述隧道的外轮廓线设置,所述复合衬砌沿所述初期支护的内轮廓线设置;加固层,所述加固层设在所述隧道底面下方,并沿所述下构筑物的外周面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加固结构减小新建隧道的开挖对近接上构筑物和下构筑物的扰动,避免既有构筑物在修建过程中产生过大的位移或变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上跨下穿近接构筑物隧道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路网的发展,地下交通道路愈发发达,新建地铁线路走向越来越难以绕避既有地铁通道及其他市政管线。盾构法施工有着施工速度快、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施工安全性高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盾构隧道越来越普及。但是当盾构地铁隧道穿越近接构筑物时仍不可避免地对既有构筑物产生扰动,继而造成既有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及其内人员的安全,必要时可换用矿山法进行隧道开挖。
现有矿山法对软弱地层近接构筑物隧道的施工技术优化主要包括土体加固、开挖方式的选择、加强支护等方法,在实际工程中一般为多种措施共同使用以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对于软弱富水岩层中修建上穿下跨超近接既有构筑物的隧道难度较大,依旧存在对周围土体产生较大的扰动、使得近接构筑物发生过大的位移或变形、影响既有构筑物正常运营等风险。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以上至少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跨下穿近接构筑物隧道加固结构,通过对隧道周边的软弱围岩进行加固,从而减小新建隧道的开挖对近接既有构筑物产生的扰动,避免既有构筑物在新建隧道修建过程中产生过大的位移或变形,同时提高地基承载能力,便于隧道施工并保证隧道穿越该区域的施工安全及运营期间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上跨下穿近接构筑物隧道加固结构,所述构筑物包括纵向延伸的上构筑物和横向延伸的下构筑物,所述上构筑物和所述下构筑物之间至少设置有1个纵向延伸的隧道,所述加固结构包括:
上管棚、小导管和下管棚,所述上管棚和小导管设在所述隧道拱顶上方,所述下管棚设在所述隧道底面下方;
初期支护和复合衬砌,所述初期支护沿所述隧道的外轮廓线设置,所述复合衬砌沿所述初期支护的内轮廓线设置;
加固层,所述加固层设在所述隧道底面下方,并沿所述下构筑物的外周面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固层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加固层上设有与下构筑物的外周面匹配的凹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固层的高度不小于2.5m。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管棚沿所述隧道拱顶的外轮廓线铺设。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管棚沿横向水平铺设。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管棚和下管棚的环向间距不大于400mm。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管棚与所述隧道底面的外轮廓线的最近距离不大于500mm。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复合衬砌包括二次衬砌和三次衬砌,所述二次衬砌与所述初期支护贴合,并沿所述初期支护的内轮廓线设置,所述三次衬砌沿二次衬砌的内轮廓线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固层由混凝土制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隧道内设有可拆除的临时支护,所述临时支护包括将所述隧道分割成左右两部分的中隔壁、将所述隧道分割成上下两部分的临时仰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苏州交投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苏州交投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8218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壁环形件加工工装
 - 下一篇:一种鱼苗养殖用增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