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针眼贴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819715.6 | 申请日: | 2022-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50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 发明(设计)人: | 冷钢;李成国;马永浩;李燕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微(珠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林丽映 |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针眼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针眼贴,包括粘性贴片,粘性贴片的粘附面可粘附在皮肤表面上,粘性贴片的粘附面上设置有第一微针阵列和第二微针阵列,第一微针阵列可用于覆盖人体眼部的承泣穴位和四白穴位,第二微针阵列可用于覆盖人体眼部的瞳子髎穴位,第一微针阵列由多个可溶性微针排列形成,且第二微针阵列由多个可溶性微针排列形成。本实用新型微针眼贴能够同时覆盖承泣、四白、瞳子髎三个人体眼周重要穴位,扩大对眼周的覆盖作用范围,增加起效面积,且用户使用操作便捷,与眼周贴合度高,从而提升用户的贴敷舒适度和美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及美容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人体眼部的微针眼贴。
背景技术
微针贴产品设有搭载药物等有效成分的可溶性微针阵列,是一种透皮给药的敷贴产品。微针贴产品使用时,通过手或微针导入仪按压在人体皮肤上,使得微针贴产品的可溶性微针阵列穿透皮肤,在皮肤内安全无痛的形成微米级的药物传输通道,将可溶性微针阵列搭载的药物等有效成分在皮肤深层溶解释放,增强皮肤对大分子活性成分及药物的渗透性,吸收高效,安全无痛,实现透皮给药。
为了用于人体眼部的有效透皮给药,现有微针眼贴的外形设计成与眼部外周形状相似的月牙形。但是,月牙形微针眼贴仅贴于眼部11下方的部位,即只能覆盖眼部11下方的承泣穴位12和四白穴位13,而无法覆盖眼部11的其他穴位,比如无法覆盖眼部11外侧的瞳子髎穴位14,人体眼部11的部分穴位参见图1所示。从而,现有月牙形微针眼贴的覆盖作用范围窄及使用功效受限。
为了覆盖眼部11的多个穴位,则需要在眼周贴敷多张不同形状的微针眼贴,或者,通过一张沿眼周闭环设置的大面积微针眼贴。在眼周贴敷多张不同形状的微针眼贴时,用户操作麻烦,且多张不同形状的微针眼贴之间会出现干扰、干涉现象,导致眼周整体形状的贴合度较差,影响用户的贴敷舒适度。此外,沿眼周闭环设置的大面积微针眼贴的产品面积较大,为了确保贴敷的稳定性,产品厚度较厚,有一定硬度,贴敷舒适度欠佳。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同时覆盖承泣、四白、瞳子髎三个人体眼周重要穴位的微针眼贴,扩大对眼周的覆盖作用范围,增加起效面积,且用户使用操作便捷,与眼周贴合度高,从而提升用户的贴敷舒适度和美观度。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针眼贴,包括粘性贴片,粘性贴片的粘附面可粘附在皮肤表面上,粘性贴片的粘附面上设置有第一微针阵列和第二微针阵列,第一微针阵列可用于覆盖人体眼部的承泣穴位和四白穴位,第二微针阵列可用于覆盖人体眼部的瞳子髎穴位,第一微针阵列由多个可溶性微针排列形成,且第二微针阵列由多个可溶性微针排列形成。
由上述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微针眼贴在对人体眼周进行贴敷透皮使用时,需要先给微针眼贴的粘性贴片一个外部作用力,使得第一微针阵列的可溶性微针和第二微针阵列的可溶性微针刺入眼周的皮肤内,然后将粘性贴片的粘附面粘附固定在皮肤表面上,使得微针眼贴与眼周贴合度高,用户使用操作便捷,从而提升用户的贴敷舒适度。由于本实用新型微针眼贴的粘附面上设置有第一微针阵列和第二微针阵列,第一微针阵列能够覆盖眼部下方的承泣穴位和四白穴位,同时第二微针阵列能够覆盖眼部外侧的瞳子髎穴位,从而本实用新型微针眼贴能够同时覆盖承泣、四白、瞳子髎三个人体眼周重要穴位,通过刺激眼部穴位,促进眼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明目、舒缓疲劳等功效。相对现有月牙形微针眼贴只能覆盖眼部下方的承泣穴位和四白穴位且无法覆盖眼部外侧的瞳子髎穴位,以及现有需要在眼周贴敷多张不同形状的微针眼贴以覆盖眼部的多个穴位,导致用户操作麻烦且多张不同形状的微针眼贴之间会出现干扰、干涉现象,且现有沿眼周闭环设置的大面积微针眼贴的贴敷舒适度欠佳,然而利用一张本实用新型微针眼贴便可同时覆盖承泣、四白、瞳子髎三个人体眼周重要穴位进行贴敷透皮使用,从而扩大对眼周的覆盖作用范围,增加起效面积,且用户使用操作便捷,与眼周贴合度高,进而提升用户的贴敷舒适度和美观度。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微针阵列的面积大于第二微针阵列的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微(珠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优微(珠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8197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