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型钢钢筋混凝土框架柱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807865.5 | 申请日: | 2022-07-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82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 发明(设计)人: | 侯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C3/32 | 分类号: | E04C3/32;E04C3/3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型钢 钢筋混凝土 框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型钢钢筋混凝土框架柱,通过在劲性钢骨的腹板上增设转接板,并通过隔断式拉结筋解决了钢筋穿越钢结构腹板带来的削弱腹板的应力的问题,一方面,安装方便、施工速度快,另一方面,使得结构安全、稳定性好。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型钢+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型钢与钢筋安装冲突采用传统的安装方法存在削弱型钢腹板应力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型钢钢筋混凝土框架柱。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发展,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设快速发展,地铁越来越多,每条地铁线路都包含一座车辆检修基地。随着城市土地越来越少,车辆检修基地需要上盖物业楼房。而物业楼房荷载较大,其楼座下方一般采用型钢+钢筋混凝土结构,造成型钢与钢筋安装时会产生冲突问题。目前冲突问题主要采用在型钢开孔方式解决,但是这种方式在钢结构中腹板开设大面积穿孔,造成腹板应力削弱,带来结构安全风险。此外,部分拉钩无法直接穿入,需二次进行弯折,造成拉筋安装耗时增加,且不能满足质量要求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型钢钢筋混凝土框架柱,以解决现有型钢+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型钢与钢筋安装冲突采用传统的安装方法存在削弱型钢腹板应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型钢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包括:
劲性钢骨,所述劲性钢骨具有交叉设置的两腹板;
多根竖向主筋,多根所述竖向主筋沿所述劲性钢骨的周向方向设置一圈;
多道箍筋,所述箍筋箍设于多根所述竖向主筋的外部,多道所述箍筋沿竖直方向设置;
多块转接板,所述腹板具有相对的两侧面,所述侧面连接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多块所述转接板,两所述侧面上的多块所述转接板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侧面的多块所述转接板连接有构造筋;
隔断式拉结筋,包括同轴设置的两段对拉筋,所述对拉筋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两段所述对拉筋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于两所述侧面上的构造筋,两段所述对拉筋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于与两所述侧面的构造筋的位置相对的所述竖向主筋;以及
混凝土,包覆于所述劲性钢骨、所述竖向主筋、所述箍筋、所述转接板和所述隔断式拉结筋。
进一步的,所述构造筋沿竖直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侧面的多块所述转接板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所述转接板之间的间距为500mm。
进一步的,所述构造筋的外径大于等于所述对拉筋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型钢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结构,通过在劲性钢骨的腹板上增设转接板,并通过隔断式拉结筋解决了钢筋穿越钢结构腹板带来的削弱腹板的应力的问题,一方面,安装方便、施工速度快,另一方面,使得结构安全、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型钢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8078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孔介质燃烧装置
- 下一篇:磷酸盐原料粉体除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