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滑脱警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1797389.3 | 申请日: | 2022-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29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徐雅玲;胡静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 |
主分类号: | G08B21/24 | 分类号: | G08B21/24;A61J15/00;A61M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15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滑脱 警报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滑脱警报器,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滑脱警报器,涉及鼻导管报警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鼻导管经常出现非计划性拔出的问题,包括敷贴、第一报警组件和第二报警组件,所述敷贴上开设有用于固定鼻导管的卡槽,用于检测所述敷贴翘边的所述第一报警组件安装于所述敷贴上,用于检测受碰触所述敷贴的所述第二警报组件安装于所述敷贴上,此管道滑脱报警器,通过设置有第一报警组件和第二报警组件,进而降低了鼻导管非计划性拔出的几率,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鼻导管经常出现非计划性拔出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鼻导管报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管道滑脱警报器。
背景技术
目前,普外科术后经鼻插管较多,且留置时间长,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适感,现有技术中,对导管进行固定一般是通过鼻贴将导管固定于患者面部,但是鼻贴固定欠牢固,因此经常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夜间尤甚,一般情况下非计划拔管一般分为两种情况,第一是病人面部出油较多,粘在面部端的敷贴容易翘起,因此使得导管容易脱落,第二是由于导管带来的不适感,睡梦中患者经常不自主的轻易地就能拔出导管,因此导致无法给患者进行营养的补给,进而延长患者住院时长,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管道滑脱警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对鼻导管非计划性拔出进行监控报警的管道滑脱报警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道滑脱警报器,包括敷贴、第一报警组件、第二报警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敷贴上开设有用于固定鼻导管的卡槽,用于检测所述敷贴翘边的所述第一报警组件安装于所述敷贴上,用于检测受碰触所述敷贴的所述第二警报组件安装于所述敷贴上,用于对鼻导管进行固定的所述固定组件安装于所述敷贴上且位于所述卡槽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报警组件包括四组温度传感器,四组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安装于所述敷贴的边角处位置,且所述敷贴内开设有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相适配的第一凹槽,所述温度传感器上电连接有安装于所述敷贴上的第一警报器。
优选的,所述第二报警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敷贴内的压力传感器,所述敷贴内开设有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相适配的第二凹槽,所述压力传感器上电性连接有安装于所述敷贴上的第二警报器。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所述敷贴活动连接的导管套,所述导管套与所述卡槽的位置对应设置,所述敷贴上位于所述卡槽的一端开设有用于插接所述导管套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导管套外壁接触设置的支撑块,所述导管套的外壁套设有位于所述支撑块内侧的弹性圈。
优选的,所述导管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且所述固定环与所述敷贴之间设置有空隙,因此便于拔出导管套。
优选的,所述导管套的插接端呈锥形,因此有利于重新将弹性圈套在导管套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警报器和所述第二警报器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警报器按钮和第二警报器按钮,因此在第一警报器或者第二警报器报警后,便于将其关闭。
优选的,所述敷贴的底端粘接有双面胶贴,因此便于敷贴的重复使用。
优选的,所述双面胶贴的底端设置有保护薄膜,有利于对双面胶贴进行保护。
优选的,所述弹性圈设置有多组,提高鼻导管固定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第一报警组件,进而通过第一报警组件中设置的温度传感器的作用,因此当敷贴边角翘起时,此时由于温度传感器与人体表面失去接触,因此温度传感器温度会降低,进而此时第一报警器将会报警,进而提醒医护人员或者患者敷贴翘起需要及时处理,因此避免敷贴翘起影响鼻导管的固定稳定性,进而避免鼻导管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7973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