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控翅片自适应布置的相变储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773109.5 | 申请日: | 202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00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汤松臻;刘育栋;王惠敏;周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20/02 | 分类号: | F28D20/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张妍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控翅片 自适应 布置 相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相变储能技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控翅片自适应布置的相变储热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相变材料,所述壳体中心设有基管,基管外从上至下设有多个环形翅片,基管两端伸出壳体设置,所述基管上位于壳体内部的部分侧壁上对称的设有条状卡槽,所述环形翅片内边缘设有两个对称的凸块,环形翅片通过凸块与条状卡槽滑动卡接,所述壳体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一块环形电磁铁,所述环形电磁铁套设于基管外,每块环形电磁铁通过导线与电源联通,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储热与放热过程的协同强化,显著降低储放热周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相变储能技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控翅片自适应布置的相变储热装置。
背景技术
热储能技术是以储热材料为媒介,将太阳能光热、地热、工业余热、低品位废热等或者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储存起来,在需要的时候释放,以解决由于时间、空间或强度上的热能供给与需求间不匹配所带来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整个系统的能源利用率。相比于显热储热技术,潜热储热具有单位体积储热密度大的优点,且在相变温度范围内具有较大能量的吸收和释放,存储和释放温度范围窄,有利于充热放热过程的温度稳定。然而,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往往较低,成为制约蓄热器传热性能的关键问题。
翅片作为强化传热最基本以及最常见的手段,具有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强化效果明显等优点。对于垂直式双管式相变蓄热器,流体在内管流动,环形空间填充相变材料。储热时,热流体自上而下进入内管,在进口处热流体与相变材料的温差大,熔化速率高,而随着热量的释放,热流体与下部相变材料间的温差减小,熔化速率降低。在储热过程中,采用下密上疏的环形翅片布置能够强化熔化速率。在放热时,冷体自下而上进入内管,应采用下疏上密的环形翅片布置。但是,一个完整的循环包括储热与放热过程,翅片布置应该能够同时强化储热和放热性能。然而储热和放热性能最佳时对应的翅片布置形式是矛盾的,因此有必要采用新技术实现翅片布置的自适应调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控翅片自适应布置的相变储热装置,翅片在磁场作用下沿指定长度导槽移动到指定位置,在储热过程时翅片布置为上疏下密设计,在放热过程时翅片布置为上密下疏设计,使得该装置具有最佳的储热与放热性能,显著降低储放热周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磁控翅片自适应布置的相变储热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相变材料,所述壳体中心设有基管,基管外从上至下设有多个环形翅片,基管两端伸出壳体设置,所述基管上位于壳体内部的部分侧壁上对称的设有条状卡槽,所述环形翅片内边缘设有两个对称的凸块,环形翅片通过凸块与条状卡槽滑动卡接,所述壳体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一块环形电磁铁,所述环形电磁铁套设于基管外,每块环形电磁铁通过导线与电源联通,具体使用储热时,管内热流体自上而下流动,仅装置底部电磁铁通电,在磁力吸引下翅片不断向底部移动,呈下密上疏布置,加快相变材料的熔化;放热时,管内热流体自下而上流动,仅装置顶部电磁铁通电,翅片在磁力吸引下沿槽道移动,呈上密下疏布置,促进相变材料的凝固。
进一步的,所述条状卡槽沿着基管从上至下设有多条,每个条状卡槽相互断开不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条状卡槽沿着基管从上至下设有六条,从上至下分别为第一条状卡槽、第二条状卡槽、第三条状卡槽、第四条状卡槽、第五条状卡槽和第六条状卡槽,所述第一条状卡槽长度小于第二条状卡槽长度,第二条状卡槽长度小于第三条状卡槽长度,且第一条状卡槽长度等于第六条状卡槽长度,第二条状卡槽长度等于第五条状卡槽长度,第三条状卡槽长度等于第四条状卡槽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翅片材质为铁。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在储热时,翅片布置为上疏下密,热流体自上而下流动,能够充分利用热流体与冷相变材料的传热温差,显著加快相变材料的熔化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7731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泥熟料烧成自动加煤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软铜排折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