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石油溢出的钻井泵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772598.2 | 申请日: | 2022-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82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 发明(设计)人: | 姜国宁;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市富昌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17/03 | 分类号: | F04B17/03;F04B53/00;F04B49/10;F04B53/14;F04B53/16 |
| 代理公司: | 成都鱼爪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8 | 代理人: | 郑发志 |
| 地址: | 25709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石油 溢出 钻井泵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石油溢出的钻井泵,涉及钻井泵技术领域。所述防止石油溢出的钻井泵包括:中间体、防护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中间体上开设有相互贯通的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和第四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上通过连接法兰密封连接有出液阀,所述第二连接口通过连接法兰密封连接有进液阀,用于钻进泵石油溢流保护的防护机构安装于第三连接口上,用于驱动钻井泵输出的所述动力机构安装于第四连接口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止石油溢出的钻井泵具有结构简单,动力输出稳定,活塞杆磨损小,不易泄漏的有点,且还具有泄漏自动保护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井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止石油溢出的钻井泵。
背景技术
钻井泵的工作原理是将地表冲洗介质、钻井液或聚合物在一定的高压下,经过高压软管、水龙头及钻杆柱中心孔,直送至钻头的底端,以达到冷却钻头、将切削下来的岩屑清除并输送到地表的目的,常用的泥浆泵有活塞式或柱塞式,由动力机带动泵的曲轴回转,曲轴通过十字头再带动活塞或柱塞在泵缸中做往复运动。在吸入和排出阀的交替作用下,实现压送与循环冲洗液的目的。
现有的钻井泵在使用过程中,活塞杆曲轴通过十字头带动,十字头与导板间的间距精度,决定着其对中性的良好与否。十字头与导板长期磨损后产生的中心偏差,直接影响活塞和缸套的正常使用。因泥浆泵在运转时,十字头容易在往复运动中在前后段产生磨损,致使十字头两端悬空,在工作中,产生前后载头现象,且十字头的主受力面不断发生变化,在加剧十字头和导板磨损的同时,因此容易导致活塞磨损严重,容易产生刺漏,导致钻井泵泄露。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防止石油溢出的钻井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石油溢出的钻井泵,其结构简单,动力输出稳定,活塞杆磨损小,不易泄漏,且具有泄漏保护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止石油溢出的钻井泵,包括中间体、防护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中间体上开设有相互贯通的第一连接口、第二连接口、第三连接口和第四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上通过连接法兰密封连接有出液阀,所述第二连接口通过连接法兰密封连接有进液阀,用于钻进泵石油溢流保护的防护机构安装于第三连接口上,用于驱动钻井泵输出的所述动力机构安装于第四连接口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所述出液阀内设有出液阀芯,所述出液阀芯朝向第一连接口内部,所述进液阀内设有进液阀芯,所述进液阀芯朝向第二连接口的外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安装座、电动伸缩杆、密封柱和密封圈,所述安装座通过连接法兰与第三连接口密封连接,且安装座内设有安装空间,所述电动伸缩杆固定安装于安装座的底端,且电动伸缩杆的伸缩伸入安装座的安装空间内固定连接有密封柱,所述密封柱的两端侧壁上均开设凹槽,凹槽内安装有密封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动力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一端通过法兰与第四连接口密封连接,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通过法兰与第二连接管密封连接,第二连接管背离第一连接管一端通过法兰连接有动力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管靠近第四连接口螺纹连接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内安装有密封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上方安装有压力检测盒,所述压力检测盒的检测探头伸入第一连接管内,且压力检测盒与电动伸缩杆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管内靠近第一连接管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套筒,另一端固定连接活塞杆套筒,所述活塞套筒和活塞杆套筒内共同滑动连接有活塞杆总成,所述活塞杆总成前端活塞与活塞套筒密封连接,且活塞杆总成与动力管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市富昌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东营市富昌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7725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