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的防污染检验试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769314.4 | 申请日: | 2022-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47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 发明(设计)人: | 何晓生;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宝润霖健康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L3/14 | 分类号: | B01L3/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51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污染 检验 试管 | ||
本申请涉及致病微生物采样检验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医用的防污染检验试管,包括防污染试管和管盖,所述防污染试管包括连接段,所述连接段设置于防污染试管的管口,所述防污染试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隔离环,所述隔离环设置于连接段远离管口的一端,所述管盖套设并可拆卸连接于连接段,所述管盖抵接于隔离环;本申请具有降低生物组织样本采集和保存过程中被污染的风险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致病微生物采样检验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的防污染检验试管。
背景技术
目前,核酸检测技术正广泛应用于对细菌或病毒等致病微生物的检测中,便于排除擦受试者是否感染致病微生物。
现有的核酸检测方式通常是使用采样签的软质采集头对受试者的生物组织样本进行采集,随后将采集了生物组织样本的软质采集头从采样签上折断并存放于试管中,使采集到的生物组织样本浸入样本保存液中,以便后续送往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然而,在样本采集和样本保存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生物组织样本从试管中泄漏,以及外部环境中的微生物污染生物组织样本的情况,从而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甚至发生人员接触到含致病微生物的生物组织样本而导致疾病传染的事故。
根据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有的生物组织样本保存试管存在样本污染风险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降低生物组织样本采集和保存过程中被污染的风险,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医用的防污染检验试管。
本申请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医用的防污染检验试管,包括防污染试管和管盖,所述防污染试管包括连接段,所述连接段设置于防污染试管的管口,所述防污染试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隔离环,所述隔离环设置于连接段远离管口的一端,所述管盖套设并可拆卸连接于连接段,所述管盖抵接于隔离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医用的防污染检验试管包括防污染试管和管盖,防污染试管包括连接段和隔离环,连接段设置于防污染试管的管口,用于可拆卸式连接管盖,管盖用于封堵防污染试管,以降低生物组织样本采集前和生物组织样本采集完成后,外界杂质或其他微生物进入防污染试管的可能性;隔离环固定连接于防污染试管的外壁,且位于连接段远离管口的一端,当管盖可拆卸连接于连接段时,管盖抵接于隔离环,以便利用隔离环封堵管盖与防污染试管之间的连接缝隙,降低外界杂质或微生物进入防污染试管内污染样本,导致检测结果准确性差的概率。
优选的,所述管盖包括连接部和防护筒,所述连接部可拆卸连接于连接段,所述防护筒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外壁,所述防护筒的另一端朝防污染试管底部的方向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管盖包括连接部和防护筒,其中连接部用于可拆卸连接于连接段,以将管盖连接于防污染试管;防护筒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部的外壁,且防护筒的另一端朝防污染试管底部的方向设置,从而达到为管盖与隔离环之间的缝隙提供防护的效果,降低因液体泼溅或相关人员飞沫从管盖与隔离环之间的缝隙进入防污染试管内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了对防污染试管内样本的防污染效果。
优选的,所述防护筒呈两端设置有开口的锥形筒状,所述防护筒靠近防污染试管底部一端开口的直径大于防护筒远离防污染试管底部一端开口的直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医用的防污染检验试管进行采样时,需要取下管盖,使管盖接触到其他物品,防护筒呈两端设置有开口的锥形筒状设置,且防护筒靠近防污染试管底部一端开口的直径大于防护筒远离防污染试管底部一端开口的直径,因而可以在需要将管盖从防污染试管的管口卸下时将防护筒开口直径较大的一端放置于其他物品上,以便在后续需要将管盖与防污染试管连接时,降低防污染试管的管口接触防护筒内径较大的一端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地降低了防污染试管内样本被污染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远离防污染试管底部的一端开设有取样口,所述连接部远离防污染试管底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封堵取样口的弹性胶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宝润霖健康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宝润霖健康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7693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光相移器、马曾干涉仪及光计算网络
- 下一篇:一种空调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