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模具倒装顶出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764931.5 | 申请日: | 2022-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29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 发明(设计)人: | 聂华南;程登辉;吴正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中信南辉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C45/26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王再兴 |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模具 倒装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顶出的技术领域,公开了注塑模具倒装顶出机构,包括顶辊组、顶出板、同步板、顶针组、两个倒装块、上模件及下模件,上模件具有上模槽,倒装块与顶出板呈连接布置,倒装块的上部与同步板呈抵触布置,顶针组的下部贯穿同步板延伸抵触顶出板,顶针组的上部贯穿上模件延伸与上模槽呈对应布置,顶辊组与倒装块呈连接布置,顶辊组用于施加顶出力至倒装块。当产品注塑成型后,利用顶针组将处于上模槽的成型产品自动顶出,便于成型产品快速脱模,提高顶出效果,并且,利用倒装形式实现成型产品从上模件顶出脱模,简化产品脱模步骤,提高产品的脱模效率,且降低对成型产品的损伤,提高产品的生产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注塑模具顶出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注塑模具倒装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目前,常见的注塑模具有正装注塑模具和倒装注塑模具,均可实现注塑成型产品。
现有技术中,在倒装注塑模具中,倒装注塑模具包括上模,下模,活动模芯等主要零件,注塑作业时,上下模合在一起完成注胶,开模后活动模芯在顶出上模的同时连带成型的塑胶产品整体顶出,这样,成型产品不能彻底脱模,后续需要人工手动操作辅助脱模,易导致成型产品变形和损坏,且脱模动作过于繁琐,工作量大,导致注塑作业的周期长,效率较低且品质不良较高,导致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注塑模具倒装顶出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成型产品不能彻底脱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注塑模具倒装顶出机构,包括顶辊组、顶出板、同步板、顶针组、两个倒装块、上模件以及下模件,所述上模件和所述下模件呈对应布置,所述上模件具有上模槽,两个所述倒装块呈间隔对应布置,所述同步板与所述顶出板呈叠合布置,所述同步板与所述顶出板之间形成板槽,所述倒装块安设在所述板槽,所述倒装块与所述顶出板呈连接布置,所述倒装块的上部与所述同步板呈抵触布置,所述顶针组的下部贯穿所述同步板延伸抵触所述顶出板,所述顶针组的上部贯穿所述上模件延伸与所述上模槽呈对应布置,所述顶辊组与所述倒装块呈连接布置,且所述顶辊组用于施加顶出力至所述倒装块。
进一步的,所述倒装块包括倒装台和倒装座,所述倒装台和所述倒装座呈一体成型布置,沿水平方向,所述倒装台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倒装座的外部布置;所述同步板具有同步槽,所述顶出板具有上顶槽和下顶槽,所述同步槽、所述上顶槽和所述下顶槽呈依序导通布置,所述上顶槽的口径大于所述下顶槽的口径,所述倒装台同步嵌设在所述同步和所述上顶槽,所述倒装座嵌设在所述下顶槽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顶辊组包括两个顶辊缸和两个顶辊轴,两个所述顶辊缸、两个所述顶辊轴和两个所述倒装块呈一一对应布置,且所述顶辊轴的下部与所述顶辊缸呈连接布置,所述顶辊轴的上部延伸嵌设所述倒装座,所述倒装座具有座槽,所述座槽具有两个座壁,两个所述座壁分别具有座条,所述顶辊轴具有轴槽,两个所述座条同步嵌设所述轴槽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注塑模具倒装顶出机构包括四个内板柱和四个外板柱,四个所述内板柱呈四角对应布置,所述内板柱的两端分别穿设所述同步板和所述顶出板,四个所述内板柱形成内板区,所述倒装台处于所述内板区,四个所述外板柱呈四角对应布置,所述外板柱的两端分别穿设所述同步板和所述顶出板,四个所述外板柱形成外板区,各个所述内板柱处于所述外板区。
进一步的,所述倒装台具有台面,所述台面呈水平延伸布置,所述台面平铺抵触所述同步板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注塑模具倒装顶出机构包括四个顶模柱,四个所述顶模柱呈四角对应布置,所述顶模柱的一端贯穿所述同步板与所述顶出板呈连接布置,所述顶模柱的另一端贯穿所述上模件与所述下模件呈对应布置,且所述顶模柱用于顶出所述下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中信南辉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中信南辉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7649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讲广播切换电路
- 下一篇:一种垃圾分类桶口环的分隔条固定结构及其垃圾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