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多功能报警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759624.8 | 申请日: | 2022-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18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软安全智能工程(宿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B7/06 | 分类号: | G08B7/06;G08C17/02;H04M1/72415;H05K5/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彦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55 | 代理人: | 魏晓丽 |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宿迁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多功能 报警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电子数据采集、分析、存储及预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多功能报警器主机,包括报警器主体,所述报警器主体的安装有Cortex‑A8高性能数据处理器、嵌入式组态软件、图像显示、数据处理模块、和双网信息传输装置。该新型多功能报警主机,将火灾感温、感烟探测器、粉尘探测器、温湿度变送器、有毒气体、可燃气体探测器、压力传感器、安全防范入侵探测器、位移传感器的数字信号传递给处理器,主控电路板打开声光报警器和闪光报警灯,双网报警器内部设置有WIFI模块、GSM模块和230、433MHZ无线模块,实现了双网预警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报警器在实际的是使用中多为单一的预警功能,可能无法及时对潜在危险进行预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报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多功能报警器。
背景技术
报警器是一种为防止或预防某事件发生所造成的后果,以声音、光等形式来提醒或警示我们应当采取某种行动的电子产品,报警器分为机械式报警器和电子报警器,经常应用于系统故障、安全防范、交通运输、医疗救护、应急救灾、感应检测等领域,与社会生产密不可分。
现有的报警器在实际的是使用中多为单一的预警功能,可能在生活中只能针对一种特定情况下进行预警,不能同时对温度、粉尘、烟雾和火灾等进行预警,可能会由于功能单一无法实时准确地将信息传递出来,可能无法及时对潜在危险进行预警,可能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多功能报警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的报警器在实际的是使用中多为单一的预警功能,可能会由于功能单一无法实时准确地将信息传递出来,可能无法及时对潜在危险进行预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多功能报警器,包括报警器主体,所述报警器主体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束线管,所述报警器主体的底部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处理器,所述报警器主体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断路器和信号接收器,所述报警器主体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主控电路板。
优选的,所述报警器主体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声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主体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闪光警示灯,所述报警器主体电性连接有火灾报警器、温度报警器、烟雾报警器、气体报警器、粉尘报警器和双网报警器。
优选的,所述报警器主体的外表面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报警器主体的左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所述防护板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微型打印机,通过报警器主体外表面设置的散热孔为了更好的散热,左侧防护板的设置是为了方便防护的作用,显示屏的设置是为了方便对报警器反馈的信息进行展示,微型打印机的设置是为了方便对报警器反馈的信息进行打印出来。
优选的,所述双网报警器与声光报警器电性连接,所述声光报警器与闪光警示灯电性连接,通过双网报警器与声光报警器电性连接来达到传递信号的效果,声光报警器与闪光警示灯电性连接可以同时发出预警,双网报警器内包括WIFI模块、GSM模块和230MHZ无线模块,WIFI模块是用来连接网络,GSM模块为远距离控制模块,用来远距离控制预警功能,230MHZ无线模块用来接收信号,通过这些模块之间电性连接来实现手机互联,远距离遥控等功能,实现了双网预警的效果,且双网报警器可以在报警的同时控制灭火装置对指定区域进行断电灭火处理,在人员没有进场的情况下尽可能控制火势,减少损失的同时可以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优选的,所述微型打印机与双网报警器电性连接,所述显示屏与处理器电性连接,通过微型打印机与双网报警器连接来达到控制打印的效果,可以远距离通过手机进行遥控打印,显示屏与处理器相连接来达到方便显示报警器反馈信息的目的。
所述报警器主体的内表面设置有Cortex-A8高性能数据处理器、嵌入式组态软件、图像显示、数据处理模块、和双网信息传输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软安全智能工程(宿迁)有限公司,未经中软安全智能工程(宿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7596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止铺设地暖管形成地面裂纹的地暖装置
- 下一篇:手持式电缆折弯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