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氢燃料系统集成DCDC的铜排直连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738635.8 | 申请日: | 2022-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85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 发明(设计)人: | 冯国进;张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美一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8/2465 | 分类号: | H01M8/2465;H01M8/2475;H02M1/00;H02M3/00;H01R25/14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范小艳;徐勋夫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区唐河路***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 系统集成 dcdc 铜排直连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氢燃料系统集成DCDC的铜排直连结构,包括有DCDC箱体和铜排直连模块;DCDC箱体内设有第一腔室,DCDC箱体外设有第二腔室,第一、第二腔室之间具有连通处;铜排直连模块包括有连接器外壳、直连铜排和密封件,连接器外壳设于第二腔室,连接器外壳设有安装口,安装口与连通处连通,直连铜排呈L形状,直连铜排包括有第一铜排段及第二铜排段,第一铜排段设于第二腔室内,第二铜排段自安装口伸入第一腔室内;密封件设于第二铜排段外并受限于安装口的内壁;如此,通过铜排直连模块的设计,提高了直连铜排在DCDC箱体上的结构强度,避免了密封件受界的震动等影响下出现缝隙,保证了氢燃料系统的使用稳定,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氢燃料发动机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氢燃料系统集成DCDC的铜排直连结构。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是近来和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进步表现,变换器是燃料电池车动力系统中一个重要部分,主要功能是通过集成电路对燃料电池的电压进行变换,把不可调的直流电源变为可调地直流电源,稳定输出输出系统所需要的电压,燃料电池DCDC变换器和燃料电池一起工作,是燃料电池电动车中供电系统中的核心器件,作为氢燃料电池系统中的核心器件,氢燃料电池与DCDC变换器之间的连接的可靠性、经济型与合理性变得至关重要。
为了满足氢燃料系统越来越高的功率密度要求,各系统厂商逐渐把系统各零部件集成于自身系统内部,从而减小外部接线空间,而升压DCDC作为氢燃料系统核心零部件之一,高度集成化已成趋势,在机械连接方向上,电堆的输出端与DCDC的输入端直接连接可省去外部高压连接器之间的连接结构,从而达到减小体积与降低成本的目的;现有的氢燃料系统一般采用铜排直连结构,其铜排直连结构均为简单留有两个接线端口供给系统厂家、电堆配备相应位置作接线端直接连接,该方式导致电堆泄漏的氢气流入升压DCDC内部,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后来,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具有密封结构的氢燃料系统,其通过在DCDC箱体增设密封件,利用铜排的一端穿过密封件进入DCDC箱体内,以实现铜排在DCDC箱体上密封连接;但是,其结构设计欠佳,密封件与铜排是直接安装设置于DCDC箱体上,使得铜排、密封件在DCDC箱体上的结构强度欠佳,容易受外界的震动等影响下密封件与DCDC箱体出现漏气缝隙,导致氢气从漏气缝隙处流入DCDC箱体内部,从而造成安全隐患,适用范围小。
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氢燃料系统集成DCDC的铜排直连结构,其通过铜排直连模块的设计,提高了直连铜排在DCDC箱体上的结构强度,避免了密封件受界的震动等影响下出现缝隙,保证了氢燃料系统的使用稳定,适用范围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氢燃料系统集成DCDC的铜排直连结构,包括有DCDC箱体和铜排直连模块;其中:所述DCDC箱体内设置有第一腔室,所述DCDC箱体外设置有用于与电堆箱体连接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之间具有连通处;所述铜排直连模块包括有连接器外壳、直连铜排和密封件,所述连接器外壳设置于第二腔室内,所述连接器外壳上设置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的两端贯通连接器外壳,所述安装口与连通处连通,所述直连铜排呈L形状,所述直连铜排包括有竖向延伸设置的第一铜排段及自第一铜排段上端横向延伸设置的第二铜排段,所述第一铜排段设置于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二铜排段自安装口伸入第一腔室内;所述密封件设置于第二铜排段外并受限于安装口的内壁。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器外壳具有朝向第一腔室延伸设置的凸板,所述凸板穿过连通处伸入第一腔室内,所述安装口的一端贯通凸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美一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美一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7386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