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磁吸挂载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736066.3 | 申请日: | 2022-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68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山;黄梓坤;杜金程;郑奕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千机变(广州)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4D1/00 | 分类号: | B64D1/00;B64D1/12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文智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69 | 代理人: | 丁海燕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磁吸挂载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负载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磁吸挂载结构,包括: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固设于无人机的底部,所述电磁铁通过电源线依次与电池及无人机飞控芯片相串联,所述无人机飞控芯片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铁的通电和断电;磁吸片,所述磁吸片固设于挂载物的顶部,且所述磁吸片与所述电磁铁相适配。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无人机机腹重心位置,加装一个电磁铁结构,利用电磁原理,将挂载物吸附在无人机机腹处,使无人机不用加装机械臂和舵机就可以搭载挂载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负载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磁吸挂载结构。
背景技术
很多不同的行业领域都在开发无人机应用,其中一个应用拓展就是将挂载物运送到目的地,然后进行自动投掷、释放和抓取。而目前实现无人机自动投掷或释放功能的原理,基本上都是机械臂动作结构。如电动舵机带动机械臂动作,释放、抓取挂载物的卡扣。这类机械结构有三大弊端:
1、由于承载挂载物的重量,机械臂整体就需要具备一定承重能力,选用的材料就必须同时注重抗拉强度和轻量化。这无疑会增加了在组成机械臂整体材料的选型和控制成本的难度。
2、在承重的状态下,有可能会出现机械臂动作不到位,挂载物卡扣无法完全脱离机械臂,导致投放或释放失败。或者在飞行运输过程中,挂载物从机械臂上松脱掉落。
3、抓取时,如果没有工作人员的辅助下,无人机搭载的机械臂结构很难快速的对准挂载物的卡扣,导致抓取失败,或者抓取耗时过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磁吸挂载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无人机机腹重心位置,加装一个电磁铁结构,利用电磁原理,将挂载物吸附在无人机机腹处,使无人机不用加装机械臂和舵机就可以搭载挂载物。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磁吸挂载结构,包括:
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固设于无人机的底部,所述电磁铁通过电源线依次与电池及无人机飞控芯片相串联,所述无人机飞控芯片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铁的通电和断电;
磁吸片,所述磁吸片固设于挂载物的顶部,且所述磁吸片与所述电磁铁相适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屏蔽壳,所述电磁铁通过所述屏蔽壳与无人机底部相连接,所述屏蔽壳底部为开口状,所述屏蔽壳相对的两侧上均设有固定脚,所述固定脚用于通过螺钉使所述屏蔽壳固定在无人机底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壳一侧还设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用于穿插所述电源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壳呈圆柱状,所述电磁铁呈圆环状并镶嵌在所述屏蔽壳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磁吸片的形状与所述电磁铁的形状一致,所述磁吸片位于挂载物的顶端中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磁铁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为锂电池,所述电磁铁为直流电磁铁,所述磁吸片为铁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无人机机腹重心位置,加装一个电磁铁结构,利用电磁原理,将挂载物吸附在无人机机腹处,使无人机不用加装机械臂和舵机就可以搭载挂载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千机变(广州)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千机变(广州)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7360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电池模组激光焊接气体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景跟踪的监控摄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