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饲料生产用调质器的恒温加水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711641.4 | 申请日: | 2022-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71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龚治太;吴建;张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N17/00 | 分类号: | A23N17/00;F28D7/02;F28B9/08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赵玉玲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饲料 生产 用调质器 恒温 加水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适用于饲料生产用调质器的恒温加水系统,属于饲料生产技术领域。包括恒温水箱和冷凝水回收罐,恒温水箱包括箱体和加热盘管,箱体通过出水管道Ⅰ与调质器连通,箱体上设有温度传感器,加热盘管下端与蒸汽进管连接,蒸汽进管上设有例控制阀;加热盘管上端通过冷凝水回收管Ⅰ与冷凝水回收罐连接,冷凝水回收罐通过出水管道Ⅱ与箱体连通,冷凝水回收管Ⅰ、冷凝水回收罐及出水管道Ⅱ之间形成加热盘管内冷凝水回收再利用的连续通路;冷凝水回收罐下部通过冷凝水回收管Ⅱ与饲料生产线连接。将生产车间产生冷凝水进行回收利用,减少辅助加热的热能提供,实现冷凝水中热能有效再利用;同时,将冷凝水进行回用,节约水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饲料生产用调质器的恒温加水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冷凝水回收并适用于饲料生产用调质器的恒温加水系统,属于饲料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饲料生产过程中,物料需经过粉碎、混合、调质等工序后制成颗粒状饲料成品。在调质工段中,常向调质器内通入饱和蒸汽和水,以对进入调质器内的粉状物料进行湿热处理。
其中,对于饱和蒸汽,一方面对粉状物料起到杀菌的作用,另一方面使得制成的饲料更加的熟化,有利于饲喂对象的消化和吸收,同时,经湿热处理的粉状物料有更好的加工特性,更容易成型,且能降低颗粒的粉化率;而对于水,向粉状物料中添加的水多为常温的自来水,其不容易渗透进粉状物料的内部,仅停留在粉状物料的表面,形成游离水,这就致使在制粒工序时,环模很容易打滑,进而降低颗粒成型的效率,影响产能,同时,由于其为游离水,在后段工序中很容易散失,即造成成品中的水分不易控制。
现有技术“CN213045142U饲料生产线原料补水系统”中,包括混和机、调质器,混和机连接混和机入水管和混和机出料管,混和机入水管连接至储水罐,用于从储水罐中获取水分与饲料原料混和;混和机出料管连接至调质器,供水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单元、水泵、流量计和电磁阀,水泵、流量计和电磁阀都连接至控制单元,水泵、流量计和电磁阀均接入混和机入水管,分别用于根据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为混和机入水管提供水压、测量混和机入水管中进入的水量以及控制混和机入水管的通断;其为了解决使用蒸汽加热补水存在水量不好控制、耗电量高、并且造成蒸汽冷凝水流失,造成浪费,使生产成本增高等等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简单实用的原料补水系统,当原料水分低时通过加入游离水达到生产需要。
“CN202680427U一种饲料用油脂加热装置”中包括蒸汽锅炉、加热管排,加热管排通过蒸汽管路和冷凝水回收管与蒸汽锅炉连接,构成蒸汽加热循环管路,所述加热管排由一根加热管在地面多次折返构成;但其利用蒸汽加热管排对桶装油脂进行加热,实现同时对多桶油脂进行加热处理。
“CN216315491U一种饲料调质器的蒸汽供给机构”中公开包括锅炉、水箱和闪蒸器;水箱通过第一蒸汽管路与锅炉连接,水箱内安装有水泵;闪蒸器的进气口通过第二蒸汽管路与锅炉连接,第二蒸汽管路通过第一供水管路与水箱连接,闪蒸器的排气口通过第三蒸汽管路与调质器连接;其解决了现有饲料调质器的蒸汽供给机构会将部分冷凝水通入调质器内,影响饲料调质效果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饲料生产用调质器的恒温加水系统。本技术方案通过冷凝水回收罐及恒温水箱等设置,将饲料生产工艺中车间产生的冷凝水(温度可达55-65℃)进行回收,然后,通过辅助加热(蒸汽)使其维持在一定温度,最终用于调质器。其中,不仅将生产车间产生的冷凝水进行回收利用,减少辅助加热的热能提供,即实现冷凝水中热能的有效回收利用;而且将冷凝水进行回收利用,节约水源,友好环境。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提出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饲料生产用调质器的恒温加水系统,包括与调质器连接的恒温水箱,所述恒温水箱包括箱体及设置在箱体内的加热盘管,箱体上出水口通过出水管道Ⅰ与调质器连通,加热盘管下端与蒸汽进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7116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叉碟刹组装结构及折叠自行车
- 下一篇:后叉碟刹组装结构及折叠自行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