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隔音效果的塑钢耐火窗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700112.4 | 申请日: | 2022-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16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尚法;田学军;黄永乐;陈瑞芝;李和;刘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永乐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6B5/16 | 分类号: | E06B5/16;E06B5/20;E06B3/66;E06B3/58;E06B7/16;E05F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融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68 | 代理人: | 何胜勇 |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隔音 效果 塑钢 耐火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钢耐火窗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隔音效果的塑钢耐火窗,包括外护框,所述外护框的内壁开设有安装槽,且外护框的内部设有隔柱,所述隔柱将外护框围成区域分隔成两个安装腔,每个所述安装腔内均安装有内护框,所述内护框内安装有中空玻璃;复合层,所述复合层固定于安装槽内;抵紧组件,所述抵紧组件安装外护框内,且抵紧组件用于在内护框安装至安装腔内后,将内护框抵紧,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抵紧组件,在安装内护框时,再将内护框挤进安装槽内时,内护框挤压压块,压块压缩凹槽内的压簧,在内护框安装好后,压簧处于压缩状态,产生的弹力可从两侧挤压内护框,进而提高内护框安装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钢耐火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隔音效果的塑钢耐火窗。
背景技术
塑钢型材是以聚氯乙烯(PVC)树脂为主要原料,加上一定比例的稳定剂、着色剂、填充剂、紫外线吸收剂等,经挤出所成型材,窗户是指墙或屋顶上建造的洞口,用以使光线或空气进入室内,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经济也越来越好,高楼大厦也是逐渐增多,高层建筑对防火要求更高,建筑门窗是建筑不可缺少的外围结构,因此窗户需要具备良好的耐火性能,因而需要使用到塑钢耐火窗。
但是目前现有塑钢耐火窗存在一定的缺陷,传统塑钢耐火窗未设置有效的抵紧结构,内护框安装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晃动,此外,传统塑钢耐火窗未设置有效的定位结构,内部隔音层等安装的精准度较差,容易发生错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隔音效果的塑钢耐火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未设置有效的抵紧结构,内护框安装的稳定性较差,易发生晃动的问题,此外,未设置有效的定位结构,内部隔音层等安装的精准度较差,易发生错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隔音效果的塑钢耐火窗,包括:
外护框,所述外护框的内壁开设有安装槽,且外护框的内部设有隔柱,所述隔柱将外护框围成区域分隔成两个安装腔,每个所述安装腔内均安装有内护框,所述内护框内安装有中空玻璃;
复合层,所述复合层固定于安装槽内;
抵紧组件,所述抵紧组件安装外护框内,且抵紧组件用于在内护框安装至安装腔内后,将内护框抵紧。
优选地,所述抵紧组件包括压簧、压块和凹槽,所述凹槽开设于安装槽的内侧壁,所述压簧的一端与凹槽的内部底部相连,所述压块与压簧的另一端相连,在所述压簧自然状态下,所述压块的外端部延伸至安装槽的内部。
优选地,所述复合层的外壁固定有嵌块,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底部开设有与嵌块相匹配的嵌槽。
优选地,所述复合层包括防水层、阻燃层、隔音层和缓冲层,所述防水层、阻燃层、隔音层和缓冲层依次粘接复合。
优选地,所述中空玻璃和内护框的连接位置处设有密封条。
优选地,所述外护框的两侧壁均固定有凸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抵紧组件,在安装内护框时,再将内护框挤进安装槽内时,内护框挤压压块,压块压缩凹槽内的压簧,在内护框安装好后,压簧处于压缩状态,产生的弹力可从两侧挤压内护框,进而提高内护框安装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增设的缓冲层在内护框受撞时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降低内护框和中空玻璃的损坏,此外,在安装槽内安装复合层时,可将嵌块嵌入至嵌槽内进行定位,能够有效增加复合层安装的精准度和稳定性,避免发生错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护框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复合层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永乐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黑龙江省永乐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7001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