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河道淤泥制备河道防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98658.0 | 申请日: | 2022-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22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汪学正;李凯;罗晓青;武思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岩大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5/02 | 分类号: | E02B5/02;E02B3/12;E02D15/02;E02D17/02;E02D3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0 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河道 淤泥 制备 防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河道淤泥制备河道防护结构,是由填充流动态河道淤泥固化土的土工袋纵向排列上在河道基坑上,硬化形成的整版状河道防护结构,河道防护结构横向防护范围为河道基坑底部、两侧坡道以及河道基坑顶部两侧向外段。河道防护结构内部填充材料为流动态河道淤泥固化土,能自流淌于填充土工袋单元块。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河道清淤产生的淤泥,减少河道清淤产生的淤泥外运;河道防护结构充分防护整个河道基坑,避免河道两侧坡道的水土流失和不必要的清淤;并能将河道淤泥内部存在的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稳定包裹在土工袋内部,环保经济指标突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河道淤泥制备河道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河道是蓄水排水的重要通道,河道通畅对于人民日常生产起到重要保证。由于污水排放、垃圾倾倒和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道底部淤泥严重堵塞,影响正常的使用功能,这些淤泥中多数为河道两旁的泥土流入。这些河道淤泥得不到有效清理,会导致河床逐渐抬升,难以发挥防洪排涝的作用,增加发生洪涝灾害的风险,威胁河道周围居民的安全。
常规的河道清淤方式有排干清淤、水下抓斗清淤、水下泵吸式清淤和绞吸式清淤,这些方式都只是治标不治本,只是定时把河道底部的淤泥清理通畅,没有从源头上避免河道清淤中多数为河道两旁护坡流入的泥土。并且河道清淤产生的淤泥利用率不高,若随意堆放占据着大量的土地资源,淤泥中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如果进行固结脱水或焚烧,处理量大,处理成本较高;如果对两边河道护坡直接硬化处理,形成的护坡结构泥土流失也很难避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河道的处理现状的不足和缺点,利用河道清淤产生的淤泥作为稳定河道防护结构的一部分,避免河道两旁护坡的水土流失,而提供一种利用河道淤泥制备河道防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利用河道淤泥制备河道防护结构,是由填充流动态河道淤泥固化土的土工袋纵向排列上在河道基坑上,硬化形成的整版状河道防护结构,河道防护结构的横向防护范围为河道基坑底部、河道基坑两侧坡道以及河道基坑顶部两侧向外延伸段,河道基坑顶部两侧向外延伸段长度不少于为3m;所述河道防护结构由土工袋、河道淤泥固化土、固定杆、排气孔和注浆口组成。
所述土工袋由填充土工袋单元块、非填充土工袋体和通浆窗口组成,土工袋的袋体厚度不小于3mm,宽度为5-10m,填充土工袋单元块为圆形或椭圆形,河道基坑底部填充土工袋单元块直径不少于800mm,其他部位的填充土工袋单元块直径不少于300mm。
优选的,通浆窗口是流动态河道淤泥固化土填充土工袋单元块的内部通道,相邻工袋单元块的横向和纵向均设置通浆窗口,形状为圆形,直径为100-200mm。
所述固定杆长度不少于500mm,杆体直径不少于30mm,设置数量每平米不低于1个。
所述排气孔和注浆口设置于土工袋左右两端,并与土工袋单元块相连,排气孔距离土工袋两端边缘为1-2m,注浆口距离土工袋两端边缘为1-3m,排气孔直径不少于100mm,注浆口)直径不少于300mm,排气孔向外延伸长度不少于300mm,注浆口向外延伸长度不少于500mm,每个土工袋两端设置排气孔的个数均不少于3个,注浆口于每个土工袋两端设置数量均不少于2个。
优先的,河道淤泥固化土搅拌均匀后初始塌落度为190-250mm,28天硬化后强度不低于500kPa,渗透系数不大于10-6cm/s。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和消耗有机质与重金属较高的河道污泥,减少对于周围环境堆放的污染,并且能将河道污泥稳定固化在河道防护结构中,并且河道防护结构稳定性高,减少了河道基坑上的水土流失与滑移,进而减少因此而产生不必要的清淤量;河道防护结构内的稳定填充物为流动态河道淤泥固化土,可采用泵送现浇的施工方式,河道防护结构施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岩大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中岩大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986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器pin针视觉检测设备
- 下一篇:超声冲击振动时效装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