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适应性激波美容仪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95708.X | 申请日: | 2022-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22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潘斌;颜小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法诺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浙江纳诺杰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A61M39/22;A61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创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74 | 代理人: | 吴海燕 |
地址: | 2003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性 激波 美容 | ||
一种自适应性激波美容仪及其控制方法,涉及美容技术领域,美容仪包括肤质信息采集模块、注射仪手具、主机控制模块、手具阀门控制模块、装药控制模块、气源控制模块以及压缩气源;压缩气源通过气源控制模块与注射仪手具气道输入端连接;气源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输入注射仪手具的压缩气源的总气压;手具阀门控制模块与注射仪手具内的先导式控制阀连接,通过电磁感应控制阀内部的先导式活塞,先导式活塞再控制阀门开启的时机以及持续的时长;装药控制模块与注射仪手具的装药机构连接,用于控制装药机构动作。通过肤质信息采集模块获取用户的皮肤状态信息,主机控制模块根据不同的皮肤状态计算并设置相关控制参数,能够更好的适配美容用户的肤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美容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自适应性激波美容仪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有了越来越多的精力和金钱去追求美,因此美容仪器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各种形式各种功能的美容仪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为达到最佳的美容效果,需将药物精准输送到真皮层中的胶原组织中。
市场上大多使用传统针头进行表皮物理穿刺将药物注入真皮胶原组织,用传统不锈钢针头进行皮肤物理穿刺(需穿透表皮层厚0.2毫米,达到真皮层厚度约2毫米),只能根据操作者经验确定穿刺深度,此种技术会对皮肤造成穿刺后流血、留疤、心理恐惧等负面效果,而且完全凭操作者个人经验和手感无法精准到达胶原组织,无法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即便有无针注射技术,也仅能用超高压技术在糖尿病人在自己腹部(皮肤脂肪组织较厚)注射胰岛素,将药液物理穿透表皮、真皮层到达脂肪层,会在皮肤上留下血孔,仍属于有创注射,并且无法用于美容。
我司研发的无创激波注射设备,使用低压技术产生激波,经激波产生的透射效应将不同的美容液透皮射入人体真皮层中的胶原组织中,即精准到达距表皮1~3毫米内的范围,实现了无针无创注射。且仪器能根据每个人的肤质以及个性化要求进行自动适应微调,精准匹配,对患者不造成任何损伤,大大提升了疗效,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市场上的竞品,由于原理不同,大多只能调控气压,通过提高气源压力将药物喷出,但单纯的压力提升会导致面部不可逆的皮肤松弛和创伤,而且压力提升到一个阈值后,药物的流速到达超音速极限无法继续提升。另外,由于较浓稠的药液大分子往往无法通过简单的提速完全透过皮肤的表皮层(特别是角质层),更无法精准到达真皮层中的胶原组织细胞,造成浪费,达不到理想的美容效果。往往造成很多客诉。
尤为重要的是,一般的类似美容仪,因设备无可选参数项,或只能手动调节总气源压力一项,所以误差较大,不能根据男女老幼肤质和客户个性化要求(如美白、去皱、提升弹性等等)进行针对性、选择性治疗,也不够智能,无法保证快速、高效的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获取用户的肤质信息来自动进行参数设置,进而自适应不同用户不同肤质的美容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自适应性激波美容仪,包括肤质信息采集模块、注射仪手具、主机控制模块、手具阀门控制模块、装药控制模块、气源控制模块以及压缩气源;所述压缩气源通过气源控制模块与注射仪手具气道输入端连接;所述气源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输入注射仪手具的压缩气源的总气压;所述手具阀门控制模块与注射仪手具内的先导式控制阀连接,通过电磁感应控制阀内部的先导式活塞,先导式活塞再控制阀门开启的时机以及持续的时长;所述装药控制模块与注射仪手具的装药机构连接,用于控制装药机构动作;所述主机控制模块一方面与肤质信息采集模块连接,另一方面分别与所述手具阀门控制模块、所述气源控制模块以及所述装药控制模块连接,以根据肤质检测系统获取的信息向手具阀门控制模块、装药控制模块以及气源控制模块发送控制信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肤质信息采集模块包括图像大数据检测单元和皮肤水分检测单元。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图像大数据检测单元包括皮肤图像获取单元、图像分析单元以及皮肤图像数据库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法诺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浙江纳诺杰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法诺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浙江纳诺杰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957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化紧固安装件
- 下一篇:脉冲反吹烟雾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