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墙体的拼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695097.9 | 申请日: | 2022-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91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生;党连军;刘受志;刘志宝;王鹏起;刘占维;白纪新;赵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2/82;E04B1/68;E04B1/8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张京波;龙洪 |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未来***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墙体 拼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墙体的拼接结构。装配式墙体的拼接结构包括两个拼接件和两个胶条,任一所述拼接件上的边板对应另一所述拼接件上的第二端部设置,且抵在另一所述拼接件上的底板上,围成安装腔;两所述胶条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插接组件设置两所述胶条之间,两所述拼接件上的插接组件对应插接。本实用新型涉及墙体领域,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墙体的拼接结构,在墙体模块之间的拼接通过两胶条形成两道密封,可以实现模块装配成墙体的高隔声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墙体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装配式墙体的拼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对装配式建筑的重视,以及对施工现场环境的关注,装饰一体化装配式墙体等装配式建造技术已逐渐成为现代工程的需要。构成装配式墙体的墙体模块,需要由工厂运输到施工现场,再在现场进行安装,但是拼接安装后,相邻墙体模块之间的缝隙往往影响整体墙体的隔声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要目的: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墙体的拼接结构,在墙体模块之间的拼接通过两胶条形成两道密封,可以实现模块装配成墙体的高隔声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装配式墙体的拼接结构,包括两个墙体模块,两所述墙体模块都设有竖直的拼接件,一所述墙体模块上的拼接件与另一所述墙体模块上的拼接件相抵,形成两个所述拼接件的插接,以连接两所述墙体模块,还包括夹在两所述拼接件之间的两个胶条;
任一所述拼接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底板和边板,所述底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置为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边板位于所述第一端部且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底板和所述边板构成L型,所述底板在设有所述边板的一侧还设有插接组件;
任一所述拼接件上的边板对应另一所述拼接件上的第二端部设置,且抵在另一所述拼接件上的底板上,围成安装腔;
两所述胶条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插接组件设置两所述胶条之间,两所述拼接件上的插接组件对应插接。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墙体模块包括两块饰面板,两所述饰面板的一端都与所述拼接件连接;
任一所述拼接件还包括与所述底板垂直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一卡板和所述第二卡板都位于背向所述边板的一侧,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位于所述底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边板共面;
所述第一卡板平行于所述第一侧板且靠近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一卡板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形成用以包裹一所述饰面板一端的第一凹槽;
所述第二卡板平行于所述第二侧板且靠近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二卡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形成用以包裹另一所述饰面板一端的第二凹槽。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第一卡板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的距离为L1,所述第二卡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距离为L2,所述饰面板的板厚为D,其中,L1=L2=D。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插接组件包括相匹配的限位凸起和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起和所述限位凹槽在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限位凸起在第一方向上距离所述第一端部的长度等于所述限位凹槽在第一方向上距离所述第二端部的长度。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底板上还设有突出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突出所述底板的距离与所述限位凸起突出所述底板的距离一致,所述限位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凸起的顶部。
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限位凸起的顶部设有第一弧面,所述限位凹槽的槽底设有与所述第一弧面相匹配的第二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950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