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光结构及充电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686795.2 | 申请日: | 2022-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92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 发明(设计)人: | 邓薇;左伟秀;王梦霞;车鲜彤;赵旭;江国华;鵜飼一郎;大野敏和;于春涛;陈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南京康尼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F21V8/00;F21V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任德欣 |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充电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导光结构及充电器,导光结构在连接于壳体的支撑件设置多个与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导光孔,且多个第一导光孔与壳体上的多个通孔一一对应连通,并在支撑件上设置与多个第一导光孔一一对应的多个防串光结构,防串光结构具体包括导光柱和遮光件,导光柱设置于第一导光孔,从而引导指示灯的灯光,同时提升防水性能。遮光件具有与第一导光孔连通的第二导光孔,第二导光孔用于将对应的指示灯的灯光引导至对应的导光柱。此外,遮光件位于支撑件与指示灯之间,且一端抵接于支撑件,从而在引导与其对应的指示灯的灯光时,遮挡其它指示灯的灯光,从而避免串光现象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光结构及充电器。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可以使用充电模式二连接线来利用家庭供电网络进行充电,充电时需要指示灯来提示充电状态或故障状态,因此充电器上需要设置导光结构引导多个指示灯的灯光。
传统的充电器通常采用玻璃等材料透光,并通过胶粘的方式粘贴于充电器的外壳进行防水,以保护充电器内的指示灯和PCB板等元器件,但是粘贴结构容易受到破坏,导致密封失效。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通常采用由透光材料制成的导光柱引导指示灯的灯光,以取代上述结构,提高防水性能,具体为多个导光柱分别固定设置在充电器的壳体上,且多个导光柱与多个指示灯一一对应设置。但是其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指示灯需要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指示灯通常设置在同一容纳空间内,导致多个指示灯之间会发生串光现象,即一个指示灯的灯光不仅会透过与其对应设置的导光柱,也会透过与其相邻的导光柱,导致使用者会通过多个导光柱看到同一指示灯的灯光,对指示灯状态的观察产生干扰,进而导致使用者对充电状态发生误判。
因此,亟需一种导光结构及充电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光结构,在提升防水性能的同时,解决现有技术中充电器的导光结构容易发生串光现象,对指示灯状态的观察产生干扰,而导致使用者对充电状态发生误判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光结构,用于设置于充电器,上述充电器具有壳体和多个指示灯,上述壳体内部具有容纳腔,多个上述指示灯均设置于上述容纳腔内,上述导光结构用于将多个上述指示灯的灯光引导至上述壳体;
包括:
支撑件,用于设置于上述壳体,具有多个能够与上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导光孔;
多个防串光结构,均设置于上述支撑件,与多个上述第一导光孔一一对应,并用于与多个上述指示灯一一对应,上述防串光结构包括:
导光柱,设置于上述第一导光孔内,用于引导上述指示灯的灯光;
遮光件,具有与上述第一导光孔连通的第二导光孔,上述第二导光孔用于将对应的上述指示灯的灯光引导至对应的上述导光柱,上述遮光件位于上述支撑件与上述指示灯之间,且一端抵接于上述支撑件。
作为一种导光结构的优选方案,上述遮光件的另一端用于抵接于上述容纳腔的腔壁。
作为一种导光结构的优选方案,上述导光柱设有凸出部,上述第一导光孔的孔壁具有容纳槽,上述凸出部设置于上述容纳槽。
作为一种导光结构的优选方案,上述遮光件呈环状。
作为一种导光结构的优选方案,上述支撑件与多个上述防串光结构的上述遮光件一体制造成型。
作为一种导光结构的优选方案,多个上述防串光结构的上述遮光件相互连接。
作为一种导光结构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密封圈,上述密封圈设置在上述导光柱与上述第一导光孔的孔壁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南京康尼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南京康尼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867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运输半挂车爬梯升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劳保手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