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厂二氧化碳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685018.6 | 申请日: | 2022-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36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 发明(设计)人: | 孙振丽;王宁;葛宏伟;李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1/65 | 分类号: | G01N21/65;G01N21/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2 | 代理人: | 林佳纯 |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厂 二氧化碳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厂二氧化碳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盒体,检测盒体内开设有观察腔,观察腔顶部开设有开口,开口位于检测盒体顶部,检测盒体左右两侧以及底部均开设有通孔,通孔与观察腔相连通,检测盒体顶部安装有容纳盒,容纳盒内安装有拉曼探头,拉曼探头与开口对应设置,容纳盒与检测盒体之间设置有连接部,检测盒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盒,固定盒位于检测盒体底部通孔处,且固定盒尺寸大于检测盒体底部通孔尺寸,固定盒内安装有磁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便捷,且连接稳定,能够高精度的对二氧化碳进行连续检测,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氧化碳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厂二氧化碳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红外吸收法是目前电厂应用最广泛的二氧化碳检测方法,该方法测量范围广,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测量结果较为精确,且抗干扰能力强,但价格昂贵、装置复杂,由于红外光谱容易受到烟气中水分子的干扰,难以实现二氧化碳的现场连续检测。电化学法也是检测二氧化碳的主流方法之一,其稳定性强、精度高、可现场连续检测,但其传感器的寿命较短,灵敏度偏差逐渐累积,会影响长时间测量的准确性,当烟气含湿量过高时,取样管路产生的冷凝水吸收一部分烟气中的二氧化碳,导致进入传感器的二氧化碳浓度降低,造成检测结果出现负偏差。因此,开发一种电厂二氧化碳的现场连续检测装置对于进行碳排放检测,提高发电效率及实现碳减排是必要的,然而现有技术中对电厂二氧化碳的检测装置拆装复杂,操作繁琐,故亟需一种便于安装且能够现场连续检测二氧化碳浓度的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厂二氧化碳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厂二氧化碳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盒体,所述检测盒体内开设有观察腔,所述观察腔顶部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所述检测盒体顶部,所述检测盒体左右两侧以及底部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观察腔相连通,所述检测盒体顶部安装有容纳盒,所述容纳盒内安装有拉曼探头,所述拉曼探头与所述开口对应设置,所述容纳盒与所述检测盒体之间设置有连接部,所述检测盒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位于所述检测盒体底部通孔处,且所述固定盒尺寸大于所述检测盒体底部通孔尺寸,所述固定盒内安装有磁铁。
优选的,所述检测盒体顶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贯穿所述观察腔顶部,所述通槽内滑动安装有石英片,所述石英片尺寸大于所述开口尺寸。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检测盒体两侧的限位凸起,所述检测盒体每侧的所述限位凸起设置有两个且上下平行分布,两个所述限位凸起之间形成滑槽,所述滑槽端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容纳盒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滑槽相适配的滑动凸起,所述滑动凸起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所述滑动凸起与所述滑槽之间设置有卡接部。
优选的,所述卡接部包括开设于位于上方的所述限位凸起内的若干滑动腔,所述滑动腔内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与所述滑动腔顶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滑板远离所述压缩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接柱,所述卡接柱远离所述滑板的一端贯穿所述滑动腔底壁且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动凸起与所述卡接柱对应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柱,所述滑动凸起内安装有将所述滑动柱稳定在滑动凸起内的稳定部,所述滑动凸起两侧开设有斜面,所述斜面最低边低于所述卡接柱底部,位于下方的所述限位凸起内安装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用于将所述卡接柱与所述滑动槽卡接,所述滑槽设置有控制所述配合部工作的触发部。
优选的,所述配合部包括开设于位于下方的所述限位凸起内的若干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与所述卡接柱对应设置,所述卡接槽内滑动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远离所述滑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若干所述连接杆贯穿所述连接杆所在的卡接槽底部固定连接有同一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位于所述滑动凸起远离所述滑槽的一侧,所述触发部将所述推板卡接在卡接槽顶部,所述推板与所述限位凸起表面平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850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力电池模组串联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无刷电机控制装置的打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