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升泵结构及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672391.8 | 申请日: | 2022-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55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 发明(设计)人: | 徐忠厂;刘海龙;陈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森荣环保处置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F04B53/00;F04B53/16 |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张舒燕 |
| 地址: |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结构 污水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升泵结构,包括中间池体、进水管路、出水管路和提升泵;所述进水管路和所述出水管路分居所述中间池体两侧,所述提升泵位于所述出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连接提升水池,且所述提升水池液面高度低于所述出水管路,所述中间池体内液位高度高于所述进水管路。本实用新型通过中间水池的设置,解决了提升泵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空吸的问题,提高了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升泵结构。
背景技术
现如今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污水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些污水严重污染环境,必须要经过污水处理设备处理达标后才可以排放。
而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和运行作为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水污染控制的关键环节,其意义非常重大。
目前污水处理的每道工序之间都是采用泵送处理,对于低水位工序向高水位工序的泵送,一般直接采用提升泵,但是,以中间水池为例,提升泵主要输送上清液,这种情况下,当提升泵进水口高于液面时,会出现空吸现象,严重影响提升泵使用寿命和系统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提升泵结构,通过中间水池的设置,解决了提升泵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空吸的问题,提高了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包括中间池体、进水管路、出水管路和提升泵;所述进水管路和所述出水管路分居所述中间池体两侧,所述提升泵位于所述出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连接提升水池,且所述提升水池液面高度低于所述出水管路,所述中间池体内液位高度高于所述进水管路。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路连通于所述中间池体中部,所述出水管路连通于所述中间池体底侧。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路上设有止回阀。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池体底侧设有清洗出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池体为封闭式池体,所述中间池体顶侧设有活水进口和排气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活水进口连通自来水管路。
进一步地,所述活水进口为污水处理系统完成后的上清液回用。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池体内设有液位传感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本方案通过中间水池的设置,解决了提升泵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空吸的问题,提高了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一种提升泵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中间池体1、进水管路2、出水管路3和提升泵4。
其中,所述进水管路2和所述出水管路3分居所述中间池体1两侧。
位置设置上,进水管路2连通于所述中间池体1中部,所述出水管路3连通于所述中间池体1底侧。
所述提升泵4位于所述出水管路3,所述进水管路2连接提升水池5,且所述提升水池5液面高度低于所述出水管路3。
所述中间池体1内液位高度高于所述进水管路2,该设计能够有效避免由于提升泵出水流速大于进水流速导致的空吸情况。
为了智能化管控,中间池体1内设有液位传感器,能够保证中间池体1内液位高度高于所述进水管路2。
为防止中水池内液体回流,所述进水管路2上设有止回阀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森荣环保处置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森荣环保处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723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道路施工用划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快速停泊装置的无人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