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箱式采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68753.6 | 申请日: | 202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212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周剑波;刘长乐;刘有刚;殷丽娜;郭辉;张晓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环海海洋工程勘察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2 | 分类号: | G01N1/12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杨帆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箱式 采泥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箱式采泥器,属于海洋监测设备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开合释放机构的误动作,铲斗在没到达海底时就可能会提前闭合的问题,其技术中,导向柱的上端突出于导向套的上端并固定连接有上部连接套,两个导向柱上端的上部连接套之间固定连接有导柱连接板,导柱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上部连接套焊接固定;所述导向套与上部连接套之间设置有支撑弹簧,支撑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导向套、上部连接套端部紧压接触;所述上部连接梁与导柱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开合释放机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减少开合释放机构的误动作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箱式采泥器,属于海洋监测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海底采泥器,是作为采集海底沉积层泥样的器具。海洋底栖生物的研究是研究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洋科考中,对于海底底栖生物的采样一般是采用采泥器对海床沉积层的海泥和底栖生物一起进行采集。现有的海洋用采泥器大多是采用箱式采泥器,如现有技术中公开的申请号为CN202123315383.6 的一种采泥深度可调的海洋采泥器。现有技术中的箱式采泥器通过与采泥器机体相对滑动的导向柱推动开合机构以控制的铲斗的开合,并且在采泥器下落过程中,通过开合释放机构锁定导向柱的位置,保持铲斗的打开状态。现有技术中的开合释放机构是使用L型的连接臂和限位柱配合设置,连接臂的L型折弯位置与采泥器的机体铰接,限位柱固定在导向柱顶端的连接板上,通过连接臂的端部钩在限位柱的上表面,以限制限位柱上升,进而限制导向柱的向上运动,防止导向柱驱动开合机构运动,使得铲斗保持打开状态。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箱式采泥器,其连接臂的端部仅是钩于限位柱的上表面,容易受到外力的影响而使得连接臂与限位柱之间脱离连接,造成开合释放机构的误动作,进而使得开合释放机构对导向柱的位置限位的失效,铲斗在没到达海底时就可能会提前闭合,影响采泥的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箱式采泥器,减少开合释放机构的误动作。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箱式采泥器,包括采泥箱,采泥箱内构建有储泥腔,采泥箱底部构建有与储泥腔连通的进泥口;采泥箱的下端进泥口处设置有能够开合且闭合时将采泥箱的进泥口封闭的铲斗;
采泥箱的两侧分别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下段侧表面与采泥箱的侧壁上段固定;采泥箱两侧的支撑板的上段之间固定连接有上部连接梁,上部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采泥箱两侧的支撑板焊接固定;
支撑板的外面上固定连接有导向套,导向套内连接有导向柱,导向柱穿过导向套并在导向套内滑动;所述导向柱的下端突出导向套的下端并连接有控制铲斗开合的开合机构;
所述导向柱的上端突出于导向套的上端并固定连接有上部连接套,两个导向柱上端的上部连接套之间固定连接有导柱连接板,导柱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上部连接套焊接固定;所述导向套与上部连接套之间设置有支撑弹簧,支撑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导向套、上部连接套端部紧压接触;所述上部连接梁与导柱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开合释放机构。
优化的,上述箱式采泥器,开合释放机构包括限位柱和L型的连接臂,连接臂包括配重臂、卡接柱和两个限位臂;所述两个限位臂平行间隔设置,两个限位臂分别位于配重臂的其中一端两侧,限位臂的其中一端端部与配重臂焊接固定,卡接柱位于两个限位臂的另一端端部之间,卡接柱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限位臂固定连接;配重臂上远离限位臂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吊环;
上部连接梁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平行间隔设置的铰接板,限位臂与配重臂连接的一端位于两个铰接板之间并通过转轴与铰接板铰接;
限位柱垂直于导柱连接板设置且端部与导柱连接板固定焊接;卡接柱与限位柱远离导柱连接板的一端的上表面接触。
优化的,上述箱式采泥器,限位柱远离导柱连接板一端的上表面设置有卡槽,卡接柱卡接于卡槽内。
优化的,上述箱式采泥器,采泥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配重箱,配重箱与采泥箱焊接固定;所述配重箱远离采泥箱的一侧表面开口设置且在开口上覆盖有盖板,配重箱内放置有配重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环海海洋工程勘察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岛环海海洋工程勘察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687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搅拌机及混凝土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便捷的多功能模块化义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