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泪囊手术刀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53415.5 | 申请日: | 202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53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杨璐;张伟亮;孙文翠;李双农;高岩;郝士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治市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211 | 分类号: | A61B17/3211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泽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4 | 代理人: | 方荣肖 |
地址: | 046011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术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泪囊手术刀,其包括:刀柄、中控杆、齿轮传动机构和刀片。刀柄的内部设置有供中控杆滑动的滑槽,刀柄内设置有用于收容齿轮传动机构的空腔,齿轮传动机构包括齿轮和齿条,齿条与中控杆固定连接,齿轮和齿条啮合,齿轮和刀柄可转动连接,齿条可以在空腔内平移,刀片和齿轮可拆卸式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操作者手持刀柄将刀片送进鼻腔后到达泪囊部位,先纵向划开泪囊粘膜,通过手指推动驱动块移动,从而驱动中控杆和齿条滑动,进而驱动齿轮旋转,从而驱动刀片顺时针旋转90°,在上、下方可以横向切开泪囊粘膜,形成整齐规矩的“门”形粘膜瓣膜,使手术操作容易,达到更好的手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泪囊手术刀。
背景技术
目前眼科、耳鼻喉科均可开展的一种鼻眼相关手术: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自2010年以后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取代传统的外路经皮肤切口的鼻腔泪囊吻合手术。这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方式,主要解决患者的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导致的溢泪,甚至溢脓的临床病症。
手术过程中,需要切开中鼻道的鼻粘膜,制作鼻粘膜瓣;再用咬骨钳将泪骨打开,暴露泪囊,然后用刀切开泪囊,形成“门”形的泪囊粘膜瓣,将泪囊的粘膜瓣和鼻腔粘膜瓣对位,愈合后形成瘘道,愈合后泪液将从将泪囊直接流入中鼻道,从而达到解除患者溢泪的病症。
手术中泪囊粘膜瓣制作时切大切小都不能与鼻粘膜很好的对合,是手术中关键步骤,其制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术后效果,撕脱或切碎将导致手术的失败。
目前尚无专业的泪囊切开手术刀。现在采用的切开刀有两种:一种是眼科的15°穿刺刀,主要应用于角膜的切开或穿刺,非常锋利。切泪囊粘膜很整齐,穿刺或直切效果好,但不能拐弯,形成“门”形的泪囊瓣膜困难,导致泪囊粘膜瓣开瓣小且不好打开。第二种是耳鼻喉科的镰状刀,主要应用于鼻腔粘膜的切割,镰状刀可以弧形切开泪囊,下方可拐弯,可以切开“L”瓣膜,临床应用需时退出后反转刀头2次进入鼻腔,易误伤鼻腔,且反向操作较困难,因泪囊壁厚于鼻腔粘膜,所以镰状刀切割时形成的“门”形瓣膜不规则。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泪囊难以精确切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泪囊手术刀。泪囊手术刀包括:刀柄、中控杆、齿轮传动机构和刀片。
刀柄的内部设置有供中控杆滑动的滑槽。刀柄内设置有用于收容齿轮传动机构的空腔。齿轮传动机构包括齿轮和齿条。齿条与中控杆固定连接,齿轮和齿条啮合。齿轮和刀柄可转动连接。齿条可以在空腔内平移。刀片和齿轮可拆卸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操作者手持刀柄将刀片送进鼻腔后到达泪囊部位,先纵向划开泪囊粘膜,通过手指推动驱动块移动,从而驱动中控杆和齿条滑动,进而驱动齿轮旋转,从而驱动刀片顺时针旋转90°,在上、下方可以横向切开泪囊粘膜,形成整齐规矩的“门”形粘膜瓣膜,使手术操作容易,达到更好的手术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中控杆为L形杆。L形杆可以在滑槽内沿固定方向平移,在滑动时稳固性更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中控杆的一端与齿轮传动机构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刀柄固定连接一个驱动块。通过设置驱动块,可以增加操作者手指驱动时的接触面积,提高驱动的稳固性,操作简单便捷。
进一步地,刀柄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
再进一步地,刀柄为金属刀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刀柄的中部外侧设置有限位圈。通过设置限位圈可以提高操作者手持刀柄的稳固性,防止刀柄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刀柄的长度为15c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刀片为双刃刀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刀片的长度为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治市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未经长治市爱尔眼科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534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