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截面分支电缆的快速散热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43102.1 | 申请日: | 202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62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瓅;李万斌;戴俊;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伏特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04 | 分类号: | B29C33/04;B29L31/3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截面 分支 电缆 快速 散热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截面分支电缆的快速散热模具,涉及电缆模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下模具本体、上模具本体、固定台和散热扇,下模具本体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下固定管,下固定管上固定安装有出风管,上模具本体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上固定管,固定台内包括有冷却槽,冷却槽内固定安装有接触板,接触板上固定安装有导热杆,导热杆顶端固定安装有散热杆,上模具本体内安装有散热翅片,上模具本体上开设有散热口。本实用新型利于提高散热效率,而提高冷却成型速度,进而利于快速生产剥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截面分支电缆的快速散热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电缆已被广泛应用,生产电缆的模具也各式各样,但现有的一些成型模具散热效率较低,电缆冷却成型速度较慢,不利于快速生产剥离,因此,提出一种多截面分支电缆的快速散热模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截面分支电缆的快速散热模具,解决现有的一些成型模具散热效率较低,电缆冷却成型速度较慢,不利于快速生产剥离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多截面分支电缆的快速散热模具,包括下模具本体、上模具本体、固定台和散热扇,所述下模具本体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下固定管,所述下固定管上固定安装有出风管,所述上模具本体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上固定管,所述固定台内包括有冷却槽,所述冷却槽内固定安装有接触板,所述接触板上固定安装有导热杆,所述导热杆顶端固定安装有散热杆,所述上模具本体内安装有散热翅片,所述上模具本体上开设有散热口,通过在冷却槽内存放冷却液,且导热杆和接触板均位于冷却槽内,从而增加接触面积。
所述下固定管通过出风管和上固定管内部连通,所述上固定管和散热口连通,所述固定台位于下模具本体底部固定安装,所述固定台内包括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和下固定管连通,所述散热扇位于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所述上固定管底部开设有插槽口,所述插槽口和出风管外端尺寸相适应,所述插槽口和出风管外端插接配合,通过设置出风管,便于将热量通过出风管进行输送,所述散热杆包括延伸翅片,所述延伸翅片延伸至上固定管内,通过设置延伸翅片和散热扇,散热扇对延伸翅片进行吹气,从而提高散热能力。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冷却槽内存放冷却液,且导热杆和接触板均位于冷却槽内,从而增加接触面积;通过设置延伸翅片和散热扇,散热扇吹向延伸翅片,将热量通过出风管吹向上模具本体内,再吹向散热翅片,最后通过散热口排出热量,从而提高散热效率,而提高冷却成型速度,进而利于快速生产剥离。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截面分支电缆的快速散热模具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截面分支电缆的快速散热模具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部分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下模具本体;2、上模具本体;3、散热口;4、上固定管;5、插槽口;6、散热翅片;7、固定台;8、下固定管;9、出风管;10、冷却槽;11、接触板;12、导热杆;13、散热杆;14、延伸翅片;15、安装槽;16、散热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伏特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伏特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431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