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检测袖套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638933.X | 申请日: | 2022-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91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 发明(设计)人: | 吕淑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5/168 | 分类号: | A61M5/168;A61M5/172;G08B21/24;G08B7/06;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沣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425 | 代理人: | 徐洋洋 |
| 地址: | 572000 海南省***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检测 袖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检测袖套,包括袖套带和设置于袖套带表面的输液口,袖套带上设缺口,在缺口处固定衔接有毛毡贴,袖套带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卡,固定卡设置于输液口的附近,袖套带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罩壳,罩壳贯穿袖套带设置,罩壳内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固定卡的底座内填充有电池组用于对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供电。本实用新型可在输液的的过程中对是否有泄露进行及时的报警预判,从而使其避免出现额外的严重情况,同时也有效的提醒了医护人员,提高了安全程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液检测袖套。
背景技术
输液或大容量注射液,是指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液,一次给药在100ml以上。它是注射剂的一个分支,通常包装在玻璃或塑料的输液瓶或袋中,不含抑菌剂,使用时通过输液器调整滴速,持续而稳定地将药物输入体内。
临床上一些患者血管比较差,输一些浓度高的或者刺激性强的液体,比如脂肪乳、化疗药等留着头皮针或者套管针输液容易引起液体外渗的风险,而一些患者输液时不注意容易造成大量液体走至皮下组织,引起静脉炎等,如果是化疗药将引起皮肤坏死等发生等危险情况。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输液检测袖套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输液检测袖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输液检测袖套,包括袖套带和设置于袖套带表面的输液口,所述袖套带上设缺口,在缺口处固定衔接有毛毡贴,所述袖套带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卡,所述固定卡设置于输液口的附近,所述袖套带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罩壳,所述罩壳贯穿袖套带设置,所述罩壳内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固定卡的底座内填充有电池组用于对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供电。
优选地,所述袖套带为透明塑胶材质,所述毛毡贴设置于袖套带的背面,相对输液口设置。
优选地,多个所述固定卡呈阵列状排列设置。
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有多个,且分别设置于压力传感器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罩壳内固定连接有震动器,所述震动器镶嵌在罩壳的内部,所述震动器与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袖套带内镶嵌有多条灯带,所述灯带于震动器固定且与之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设置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震动器、灯带的配合,以达到利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来对患者手部输液位置进行及时的监测,在检测到温度下降过多或者压力过大的情况下,会通过震动器、灯带发出预警,从而使其避免出现额外的严重情况,同时也有效的提醒了医护人员,提高了安全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输液检测袖套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罩壳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灯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袖套带、2输液口、3毛毡贴、4固定卡、5罩壳、6温度传感器、7压力传感器、8震动器、9灯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389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