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螺纹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636422.4 | 申请日: | 2022-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86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 发明(设计)人: | 沈志煌;连海勇;林荣灿;林杰民;黄宗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科俊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954 | 分类号: | G01N21/954 | 
| 代理公司: | 厦门千旭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5285 | 代理人: | 郑云超 | 
| 地址: | 361021 福建省厦门市集***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纹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螺纹检测装置,包括支架,该支架一侧固定设有提升部件;该提升部件的输出端连接有螺纹成像治具,所述提升部件可驱动所述螺纹成像治具沿竖直方向来回往复移动;该螺纹成像治具正上方可移动设有视觉检测部件。本实用新型内螺纹检测装置通过外接现有p l c控制器控制提升部件作以驱动调整螺纹成像治具的相对位置,内螺纹可以完全在成像治具上成像,最后在通过视觉检测部件拍摄成涡状线后发送至控制器进行处理,以实现自动进行螺纹检测,无需人工视检操作,数据获取无需人工判断,安全可靠,精确度高,极大提升了检测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且可有效避免漏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纹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螺纹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螺纹连接作为常用的连接方式被广泛使用,因此,为了保证产品品质,螺纹都必须全检每个孔,但是,目前对于内螺纹检测依然采用人工视件,这种操作不仅劳动强度大且容易漏检,人工检测效率低,影响企业生产效率。另外当大量的检测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生产成本高,同时,长期大量的人工检测,容易造成视觉疲劳,为检测带来严重的误差,良品率低,且效率低下,不适于对大批量的螺纹工件进行检测。同时,由于采用人工手动检测,每个检测员的出力力度无法量化,且计算止规的圈数也是靠检验员的估判,精确度低。
因此,亟需一种内螺纹检测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精度高、检测速度快、稳定性高且能够将任何孔径的内螺纹缺陷准确地检测出来的内螺纹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内螺纹检测装置,包括支架,该支架一侧固定设有提升部件;该提升部件的输出端连接有螺纹成像治具,所述提升部件可驱动所述螺纹成像治具沿竖直方向来回往复移动;该螺纹成像治具正上方可移动设有视觉检测部件。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螺纹成像治具包括插设部;所述插设部一端圆锥状设置。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圆锥状的锥面为镜面设置。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圆锥状的角度为α,50°<α<70°。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提升部件为高精度直线模组;所述高精度直线模组的输出端通过紧固件连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底部可拆卸连接有螺纹成像治具,另一端连接视觉检测部件,所述高精度直线模组一侧设有U形传感器。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视觉检测部件包括横向移动的气缸;所述横向移动的气缸的输出端可调节安装有工业相机和环形光源;所述工业相机与环形光源同轴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内螺纹检测装置通过外接现有plc控制器控制提升部件作以驱动调整螺纹成像治具的相对位置,内螺纹可以完全在成像治具上成像,最后在通过视觉检测部件拍摄成涡状线后发送至控制器进行处理,以实现自动进行螺纹检测,无需人工视检操作,数据获取无需人工判断,安全可靠,精确度高,极大提升了检测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且可有效避免漏检。
2)本实用新型通过螺纹成像治具来对内螺纹进行成像后再进行视觉拍摄,整个过程只要拍摄一次即可快速精准的检测当前螺纹的好坏,有效的降低人工劳动强度,且可有效避免漏检或错检。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发明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发明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发明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螺纹检测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螺纹检测装置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科俊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科俊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364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