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甲苯尾气二级回收吸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32967.8 | 申请日: | 202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49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林伟;吴铁;夏范军;尚和森;梁枫;李波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兰得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中辰臻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5 | 代理人: | 李星辰 |
地址: | 125003 辽宁省葫芦岛市龙港区海洋工程工***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苯 尾气 二级 回收 吸附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甲苯尾气回收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甲苯尾气二级回收吸附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甲苯尾气处理时活性炭失活导致废气处理不完全的问题。其包括废气管、三通阀一、三通阀二、反应釜一、反应釜二、检测室一、检测室二、回流管一、回流管二、蒸汽发生器和油水分离器,反应釜一和反应釜二内均填充有活性炭,所述三通阀一安装在废气管上,废气管的末端与三通阀二连通,反应釜一和反应釜二分别与三通阀二两端连通,反应釜一和反应釜二均与检测室一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检测仪对检测室一和检测室二内处理后的尾气进行检测,两个反应釜交替进行吸附和脱附工作,避免甲苯尾气处理时,活性炭失活使尾气不达标就排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甲苯尾气回收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甲苯尾气二级回收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甲苯等有机溶剂在工业领域上得到的广泛应用,然而甲苯带有毒性,在生产过程中将其以有机废气的形式排入大气中,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因此,有机废气的回收是人们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目前,人们大多采用活性碳吸附层对废气中的甲苯溶剂进行吸附,再将净化后的无污染的气体排放;之后将吸附饱和的活性碳进行脱附、烘干,使活性碳能够循环利用,脱附的甲苯溶剂经冷凝器、分层槽和储液槽的处理,最终回收,避免了环境的污染。然而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也是有上限的,当吸附一端时间后,活性炭表层会被堵住,这样的话就会导致活性炭失效,从而导致脱附时间长,脱附不彻底,废气处理不完全。
因此,我们有必要提出一种甲苯尾气二级回收吸附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甲苯尾气处理时活性炭失活导致废气处理不完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甲苯尾气二级回收吸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甲苯尾气二级回收吸附装置,包括废气管、三通阀一、三通阀二、反应釜一、反应釜二、检测室一、检测室二、回流管一、回流管二、蒸汽发生器和油水分离器,反应釜一和反应釜二内均填充有活性炭,所述三通阀一安装在废气管上,废气管的末端与三通阀二连通,反应釜一和反应釜二分别与三通阀二两端连通,反应釜一和反应釜二均与检测室一连通;检测室一通过回流管一接入三通阀一的支管上,检测室二通过回流管二、与回流管一上的三通阀三连通,检测室一和检测室二内均设有检测器;
反应釜一和检测室一之间的连接管、以及反应釜二和检测室一之间的连接管、通过两个三通阀四连接有蒸汽发生器,三通阀二和反应釜一之间的连接管、以及三通阀二和反应釜二之间的连接管、通过两个三通阀五连接有油水分离器。
优选的,所述检测室一和检测室二之间的连通管上安装有单通阀一,检测室二的排气管上安装有电磁阀一。
优选的,所述检测室一和三通阀三之间的连接管上设有电磁阀二,检测室二和三通阀三之间的连接管上设有电磁阀三。
优选的,所述反应釜一和反应釜二内固定有圆饼状的安装板,安装板的顶部设有螺旋形的置物槽,石墨碳置于置物槽内,安装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卡块和卡槽,便于石墨碳的填充更换,便于安装板的装卸。
优选的,所述置物槽底部内壁一端设有通孔,相邻叠放的所述安装板之间的置物槽通过通孔连通,增加尾气流动行程,提升吸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检测仪对检测室一和检测室二内处理后的尾气进行检测,使尾气达到合格排放标准,当检测室一内尾气检测不合格时,检测室一和检测室二内气体重新进入废气管,并进入反应釜二内进行二级回收吸附,待检测室一和检测室二内尾气均达标后,排放;同时,蒸汽发生器对反应釜一内活性炭进行脱附,油水分离器回收,反应釜一和反应釜二交替进行吸附和脱附;使活性炭达到最大利用率,最低程度减少蒸汽发生器的使用和能源消耗,避免传统甲苯尾气处理装置使用时,尾气不达标就排放的问题,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兰得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兰得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329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