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核电站安全阀和先导阀密封面的研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27091.8 | 申请日: | 2022-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93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金康;黄文强;王志涛;董秋琪;董淑发;姜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7/00 | 分类号: | B24B37/00;B24B37/27;B24B3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胡杨 |
地址: | 222042 江苏省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核电站 安全阀 先导 密封 研磨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核电站安全阀和先导阀密封面的研磨设备,包括三爪卡盘、中空旋转平台和伺服电机,所述三爪卡盘安装在中空旋转平台上,所述中空旋转平台上连接有伺服电机。该设备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工作稳定质量小,便于搬运和拆卸,易于清理和维修等优点;利用自定心三爪卡盘及转盘解决了现有的研磨需要一手扶研具和一手转动转盘研磨造成不均衡的问题,也解决了对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问题;利用伺服电机驱动转盘及三爪卡盘,极大的提高了研磨效率,转盘及三爪卡盘的转速和转向可通过伺服电机控制器预先设置,粗磨时可适当加快,精磨时可减速,灵活性强,适用于多种研磨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密封面研磨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核电站安全阀和先导阀密封面的研磨设备。
背景技术
核电站机组例行大修期间,其主阀站安全阀先导阀及稳压器安全阀先导阀密封面都需要人工重新研磨、进行打压保压测试,研磨密封面数量多,而且是纯人工手动研磨,研磨效率低、耗时长。
安全阀是一种自动阀门,它能够在设备内介质压力超过预订安全压力值时,能够自动开启,排出一定的流量介质,而后使设备介质压力值将至或略低于安全压力值时,又自动关闭,从而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安全阀作为受压系统的超压保护装置,其质量和寿命取决于关闭件密封面的工作期限,关闭件的密封面正是安全阀最重要的环节。由于大多数安全阀都在较高的压力和温度下运行,因此大多数的工业安全阀都采用金属材料密封。
安全阀密封面的失效主要原因有‘冲蚀’,‘气蚀’两种。安全阀在开启时,其密封面不断的受到介质冲击,介质中含有的杂质颗粒对密封面冲击所引起的擦伤、凹坑叫冲蚀。而气蚀常发生在和液体接触的固体表面,主要是由于液体流动方式或固体表面振动,使液体内部压力变化而引起的,由于流动液体中气泡破解形成的振动而引起固体表面局部变形和磨损,使得表面粗糙化,从而造成密封面失效。另外腐蚀、擦伤、垫伤等也是造成失效的原因。
关闭件金属密封面在损坏不太严重的情况下,都采用研磨的方式维修。常见的研磨方式可分为手工研磨和机械研磨。机械研磨通常用于工件数量较多且密封面光洁度要求不高的场合,也可以用于密封面损伤较严重的工件,其优点是速度快,省力,但无手感,易损坏密封面。而手工研磨则相反,可使工件表面获得很高的表面光洁度等级,因而常用于修复安全阀密封面轻度损伤或作为机械研磨的精研磨。
现阶段安全阀手工研磨主要是先在研磨胎具或研磨板上贴上砂纸,一手扶着导向或胎具,另一只手保持稳定,均匀的用力旋转工件,从粗砂纸粗磨到细砂纸抛光逐步研磨。由于人体结构及手法限制,手工研磨在保持受力均匀稳定的情况下每次最多旋转1/4圈,效率十分低下。其次,随着研磨精度越来越高,密封面粗糙度越来越小,手扶胎具导向稍有松懈,就会导致密封面有划痕。受力不均匀也会导致工件在研磨时震颤,导致工件表面受损返工,为此提供一种用于核电站安全阀和先导阀密封面的研磨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核电站安全阀和先导阀密封面的研磨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核电站安全阀和先导阀密封面的研磨设备,包括三爪卡盘、中空旋转平台和伺服电机,所述三爪卡盘安装在中空旋转平台上,所述中空旋转平台上连接有伺服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空旋转平台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微调螺纹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安装有脚踏开关和电控箱,所述脚踏开关通过电控箱内的控制系统与伺服电机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三爪卡盘上固定有夹具,所述中空旋转平台的内部安装有行星轮变速机构和齿轮传动结构,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轴与星轮变速机构内的齿轮固定相连,所述星轮变速机构通过齿轮传动与三爪卡盘固定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环保产业有限公司,未经中核环保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270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吸盘连杆复合抓持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抗浮锚杆钢筋的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