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质净化池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23333.6 | 申请日: | 202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08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胡美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美嘉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安徽协知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47 | 代理人: | 何键云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质 净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质净化池,包括水池本体,水池本体侧壁上对称设置有夹持机构,且夹持机构底部设置有格挡机构;夹持机构包括对称设置于水池本体内侧壁上的第一夹板、设置于第一夹板外侧壁且靠近顶部的丝杆、设置于水池本体外侧且与第一夹板相对应的第二夹板和安装于丝杆端部的螺旋套;丝杆贯穿于第二夹板;格挡机构包括对称设置于第一夹板两侧的滑套、贯穿于滑套内部的活动杆、设置于活动杆底端的浮板、设置于两两浮板之间的隔板。将浮游植物置于浮板、隔板和水池壁体所围成的区域内,植物分布在围成的封闭区域内,避免发生浮游植物杂乱分布的现象,提高了景观池的美观性,解决了在水池内种植浮游植物时很难控制植物在水池内位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净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质净化池。
背景技术
为了提升城市小区的居住环境,通常在小区内部挖设人工景观池并在池内投放鱼类来提高景观池的可观赏性,但是景观池并不同于自然的生态系统,需要人工定期对景观池进行维护才能保障池内鱼类的正常生存,而氧气作为鱼类生存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通常都会采用增氧设备或者在池内种植浮游植物来提高水中的氧气含量,但是采用种植浮游植物的方式存在人工难以控制植物位于池内的位置,导致池内植物杂乱分布的现象,降低景观池的美观性,并且植物死亡之后不易收集。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水质净化池,包括水池本体,所述水池本体侧壁上对称设置有夹持机构,且夹持机构底部设置有格挡机构;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对称设置于水池本体内侧壁上的第一夹板、设置于第一夹板外侧壁且靠近顶部的丝杆、设置于水池本体外侧且与第一夹板相对应的第二夹板和安装于丝杆端部的螺旋套;所述丝杆贯穿于第二夹板;
所述格挡机构包括对称设置于第一夹板两侧的滑套、贯穿于滑套内部的活动杆、设置于活动杆底端的浮板、设置于两两浮板之间的隔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浮板远离水池本体壁体的一端开设有长方形插槽,所述隔板顶部两端对称设置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端部设置有与长方形插槽相适配的插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活动杆分别与浮板一端的两个拐角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顶端均设置有端板,所述浮板的一端与水池本体的内壁相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夹板外侧壁位于丝杆的下方对称设置有插设于第二夹板的滑杆。
有益效果:
使用时,将浮板置于水池本体内部的水面上,再将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分别置于水池本体的侧壁上,调整第一夹板与水池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活动杆在滑套内部移动,接着调节螺旋套,使其丝杆将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夹持在水池本体的侧壁上,接着将浮游植物置于浮板、隔板和水池壁体所围成的区域内,植物分布在围成的封闭区域内,避免发生浮游植物杂乱分布的现象,提高了景观池的美观性,解决了在水池内种植浮游植物时很难控制植物在水池内位置的问题,同时当植物死亡后,方便在水池的两侧将死亡的植物捞出,防止因不方便打捞死亡植物而导致植物在水池内部腐败影响水池水质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B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C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美嘉,未经胡美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233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卷钉生产用铜丝快速缠绕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吞咽障碍辅助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