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双极膜电渗析技术的工业高盐废水资源化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14531.6 | 申请日: | 2022-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79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威;韩颖;乐晨;任同伟;刘明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尔利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2 | 分类号: | C02F9/12 |
代理公司: | 常州金之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7 | 代理人: | 贾海芬 |
地址: | 21302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双极膜 电渗析 技术 工业 废水 资源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双极膜电渗析技术的工业高盐废水资源化处理系统,调节池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中和沉淀池的进水口连接相通,中和沉淀池的出水口通过第一提升泵与多介质过滤器的进水口连接相通;多介质过滤器底部的出水口与超滤单元的进水口连接相通;超滤单元的出水口通过增压泵与反渗透膜单元的进水口连接相通;反渗透单元的浓液出口与螯合树脂罐的进水口连接相通;螯合树脂罐的出水与电渗析浓缩单元的进水口连接相通,电渗析浓缩单元的浓水出口与双极膜电渗析单元的进水口连接相通。本实用新型将各设备集为一体,有效去除高盐废水中悬浮物、胶体等污染物以及金属离子,能稳定、高效地处理高盐废水,实现高盐废水的零排放及资源化处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双极膜电渗析技术的工业高盐废水资源化处理系统,属于高盐废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针对工业高盐废水的零排放、全量化处理,市场多采用结晶出盐的末端处理设备,然后再对产盐进行处置或回收。回收结晶盐包括氯化钠、硫酸钠等。但由于工业废水的水质复杂、并有一定的波动,导致在结晶段产生的固态盐也成分复杂,且这些盐分基本上难以达到工业级标准而被视为危废,企业需付出高昂的费用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每吨处理成本在3000-5000元。基于现实大体量的工业废水产生,终端所得废盐量也及其庞大,即使投入高成本进行危废处置,一般的危废处置中心也难以消纳,高盐废水最终无法实现资源化处理的目的。
双极膜是一种新型的离子交换复合膜,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可通过电解水而在膜两侧分别得到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利用该特点,将双极膜与其他阴阳离子交换膜组合成的双极膜电渗析系统能够在不引入新组分的情况下将水溶液中的盐转化为对应的酸和碱,作为废水处理的最后一道程序。该工艺可避免废盐的产生以及由此而带来的高昂处理费用,而附加产物(酸、碱)又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可选择回用生产或者销售,这样可做到变废为宝,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处理目标。现有高盐废水处理系统,采用沉淀池和超滤装置进行高盐废水预处理,再通过纳滤装置进行提浓,最后通过双极膜电渗析装置对浓缩后的废水进行处理。但由于水质组成复杂经预处理后,沉淀池的出水依旧会有细小颗粒物,易对后序的膜元件造成机械划伤,而且提浓盐水出也存在部分有害金属离子,如高价如铁金属离子以及硬度离子等,易造成离子交换膜中毒及污梁,同时进水硬度高时会导致极板的沉淀结垢,影响双极膜电渗析系统正常运行以及使用寿命,降低了处理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稳定、高效地处理高盐废水,实现高盐废水的零排放及资源化处置的基于双极膜电渗析技术的工业高盐废水资源化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双极膜电渗析技术的工业高盐废水资源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处理系统包括
调节池,所述的调节池用于对高盐废水进行均质均量,调节池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且调节池设置有搅拌装置;
中和沉淀池,所述的中和沉淀池用于对均质后废水的pH值至中性,并去除废水胶体及金属阳离子,调节池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中和沉淀池的进水口连接相通;
多介质过滤器,所述的多介质过滤器用于去除中和后废水中的悬浮物及胶体杂质,中和沉淀池的出水口通过第一提升泵与多介质过滤器的进水口连接相通;所述的多介质过滤器沿竖直方向设有两种以上滤料的吸附区域;
超滤单元,所述的超滤单元用于去除多介质过滤器出水的悬浮物并得到超滤清液,多介质过滤器底部的出水口与超滤单元的进水口连接相通;
反渗透单元,所述的反渗透单元用于对超滤清液进行浓缩得到反渗透浓液,超滤单元的出水口通过增压泵与反渗透膜单元的进水口连接相通;
螯合树脂罐,所述的螯合树脂罐用于去除反渗透浓液中的金属离子,反渗透单元的浓液出口与螯合树脂罐的进水口连接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尔利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维尔利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145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门槽埋件安装用可调式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耐高温的瘦客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