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稻田鱼池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590187.1 | 申请日: | 2022-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05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 发明(设计)人: | 刘敏霞;刘保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江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K6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2005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稻田 鱼池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稻田鱼池,属于稻鱼共生技术领域。解决传统稻鱼共生系统中,鱼类缺乏庇护场所,鱼池与稻田的边界不硬朗,鱼池占用稻田面积过大,鱼池需要建设围栏,捕捉鱼类不方便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方案要点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稻田、水池、鱼屋、池盖,水池为敞口、中空、长方体形,由五片长方形石料板粘接而成,池盖为长方形石料板制成,池盖可盖住水池顶部,水池的顶部和池盖为长方形,长是宽的二倍,池盖顶部前后两端设置拉手,鱼屋由四片长方形石料板粘合成前后敞口长方体形,鱼屋底部粘合支架,支架为长方形石料板制成,鱼屋可放置在水池内部,鱼屋前后长度为水池前后长度的一半。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稻田养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池,尤其是一种稻田鱼池。
背景技术
稻田养鱼不需要激素、抗生素等人工化学投入品,属于绿色健康农产品。稻田生态系统不仅产出丰富的鱼类食物,而且可以吸收利用鱼类排泄物,为鱼类提供净化水源,鱼类排泄物可以肥田,鱼类活动可以促进稻田除草、除虫,鱼类活动还有利于水稻生长。水稻和鱼类可以实现互利共生,但是稻田中的水深度得不到保证,稻田耕作周期对水的需求波动较大,秋天稻谷成熟时需晒田,冬天休耕期常枯水,有些鱼类需要挡光、深水、石缝等庇护场所。稻田如果没有鱼池,鱼虾分散在稻田不容易收集,稻田鱼类农产品得不到收获利用,常被鸟类啄食,水稻收获季节因稻田枯水导致鱼虾无处藏身容易暴晒死亡。
传统稻田中的鱼池技术影响水稻耕作,没有稻田的吸收利用,生态循环,鱼类排泄物毒害自身而影响鱼类养殖密度。传统稻田鱼池技术中,鱼池多设置在稻田四周,稻田与鱼池边界不硬朗影响鱼池深度和边界的稳定性。传统稻鱼共生系统中的鱼池占用较多耕地面积,鱼池需要建设外围防护装置以防盗、防扰,鱼池内养的鱼容易被惊扰,鱼池与稻田的边界不硬朗,稻田耕作不方便,缺乏鱼类庇护场所,鱼类捕捉不方便,捕捉成本较大,鱼类缺乏躲避危险的藏身场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稻田鱼池,用于稻田养鱼。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稻田鱼池,其特征是包括稻田(1)、水池(2)、鱼屋(3)、池盖(5),水池(2)为敞口、中空、长方体形,水池(2)的下底面、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右侧面由五片长方形石料板粘接而成,池盖(5)为长方形石料板制成,池盖(5)可盖住水池(2)顶部,水池(2)的顶部和池盖(5)为长方形,长是宽的二倍,池盖(5)顶部前后两端设置拉手(6),鱼屋(3)由四片长方形石料板粘合成前后敞口长方体形,鱼屋(3)底部粘合支架(4),支架(4)为长方形石料板制成,鱼屋(3)可放置在水池(2)内部,鱼屋(3)前后长度为水池(2)前后长度的一半。
各部件的名称和部分用途为:
稻田(1)用于稻鱼共生;
水池(2)用于养鱼;
鱼屋(3)用于为鱼类提供藏身场所;
支架(4)用于支撑鱼屋(3);
池盖(5)用于盖住水池(2);
拉手(6)用于池盖(5)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实现稻鱼共生、为鱼类提供庇护场所、减少外界对鱼类的惊扰、节省稻田面积、节省鱼池护栏建设成本、方便鱼类农产品收获、鱼池与稻田边界稳固、可随意提高水深、方便清理、方便建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稻田,2.水池,3.鱼屋,4.支架,5.池盖,6.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江学院,未经九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5901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