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盐碱地菌-稻共生系统的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565989.7 | 申请日: | 2022-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094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师沛琼;叶峻僖;叶秋婵;董雨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9/12;A01C15/00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赣铭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7 | 代理人: | 汤春微 |
地址: | 524094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碱地 共生 系统 培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盐碱地菌‑稻共生系统的培养装置,涉及到植物培育箱领域,包括密封箱,密封箱内滑动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上滑动安装有育菌箱与种植板,种植板上开设有多个种植槽,种植板的底侧固定安装有多个托盒,托盒的底侧开设有多个根系孔,支撑架的顶侧对称滑动安装有四个限位杆,四个限位杆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防倒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育菌箱、种植板、托盒等结构的设置,使用时在育菌箱内培育微生物菌肥,水稻则种植在种植板的托盒上,从而保证水稻之间的间隔一致,水稻在生长过程中,根系会穿过托盒底侧的根系孔并接触到育菌箱内的微生物菌肥,能让水稻根部进行吸收,能提高水稻抗逆性,即使在盐碱土壤地区也可以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培育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盐碱地菌-稻共生系统的培养装置。盐渍土的理化和生物学性质差,生产力水平低,对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耕地保障等均有重要影响。
背景技术
盐碱地是受土体中盐碱成分作用的,包括各种盐土和碱土以及其它不同程度盐化和碱化的各种类型土壤的统称。当土壤表层或亚表层中水溶性盐类的累积量超过1-2g/kg或者土壤碱化层的碱化度超过5%时,土壤就属于盐碱地范围。各种盐碱土都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其形成的实质主要是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地面作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从而使盐分在集盐地区的土壤表层逐渐积聚起来。
现有技术中,盐碱土壤严重影响到作物的栽培与生长,甚至耐盐碱作物及其共生微生物也无法生长。我国水稻种植仍以育苗插秧为主,育苗是水稻生产的重要环节,水稻幼苗的生长状况对其定植及以后的生长发育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而在水稻育苗基质中加入促生作用微生物,具有诱导幼苗自身抗胁迫机制的建立而增强作物抗性和促进作物幼苗生长的作用。因此需要一种盐碱地菌-稻共生系统的培养装置,提高水稻幼苗对盐碱环境耐受性,满足田间实际生产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盐碱地菌-稻共生系统的培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盐碱地的土壤内所含的盐分较高,且微生物无法生产,导致作物对盐碱环境耐受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盐碱地菌-稻共生系统的培养装置,包括密封箱,所述密封箱内滑动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上滑动安装有育菌箱与种植板,种植板上开设有多个种植槽,种植板的底侧固定安装有多个托盒,托盒的底侧开设有多个根系孔,支撑架的顶侧对称滑动安装有四个限位杆,四个限位杆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同一个防倒板,防倒板上开设有多个防倒孔,防倒板上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联动板,两个联动板上均滑动套接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均固定安装在支撑架的顶侧,两个支撑板的内壁分别转动安装有两个螺杆的一端,两个螺杆的另外一端分别贯穿两个支撑板并固定安装有把手,使用时可以向上拉动两个把手,把手会通过螺杆带动支撑板向上移动,移动的两个支撑板会带动支撑架向上移动并远离密封箱,之后可以将育菌箱与种植板从支撑架上抽出,育菌箱内可以培育微生物菌肥,水稻可以通过种植板上的种植槽种植在托盒内,之后将育菌箱与种植板重新安装在支撑架上,并将支撑架重新放入密封箱内,水稻在生长过程中,根系会穿过托盒底侧的根系孔并接触到育菌箱内的微生物菌肥,让水稻根部吸收,提高水稻抗逆性,将长出的水稻穿过防倒板上的防倒孔,对水稻进行辅助支撑,防止密封箱放在室外时起风将水稻吹倒,根据水稻生长的高度,可以旋转把手,把手会带动螺杆旋转,转动的螺杆会带动联动板向上移动,联动板移动会带动防倒板移动,方便根据水稻的高度进行调节。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活动孔,联动板滑动安装在活动孔内,联动板滑动的时候会在支撑板上的活动孔内滑动,保证了联动板滑动的时候不会偏移,只能在垂直方向滑动。
优选的,所述联动板上开设有螺纹孔,螺杆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螺杆转动的时候通过与螺纹孔之间的配合能带动联动板在垂直方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活动孔的内壁开设有转动孔,螺杆转动安装在转动孔内,转动把手会带动螺杆在转动孔内转动,从而防止螺杆转动的时候出现偏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5659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并联三角形接法理线线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前罩板铰链支撑板的引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