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细纱自动落纱双连杆联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561888.2 | 申请日: | 2022-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59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 发明(设计)人: | 周其兵;林铖;李培光;张敏;徐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扬子纺纱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H9/14 | 分类号: | D01H9/14;D01H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纱 自动 双连 联动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细纱自动落纱双连杆联动装置,涉及落纱装置技术领域,旨在改善纡管的卡管现象导致落纱的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一种细纱自动落纱双连杆联动装置,包括储纳箱和设置于储纳箱两侧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多个插接杆,所述储纳箱内部设置有纡管,所述储纳箱的两侧均设置有与储纳箱内部相连通的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和传送带之间设置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朝向传送带的传输方向的侧壁开设有供纡管穿过的通行口,所述导向管底部与传送带之间留存有便于插接杆移动的通行间隙。本申请具有减少纡管的卡管现象并且提高了落纱的工作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落纱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细纱自动落纱双连杆联动装置。
背景技术
细纱落纱工作是落纱车间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的是将细纱缠绕于简管上进行定型,并去除杂质。
相关技术中,一种细纱自动落纱装置包括纺纱机和设置于纺纱机一侧的储纳箱,储纳箱底部焊接固定有支撑板,储纳箱内部放置有用于收卷纱线的纡管;储纳箱和纺纱机之间设置有传送带,传送带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插接纡管的插接杆。传送带位于储纳箱的宽度方向两侧,储纳箱的宽度方向两侧均焊接有与储纳箱内部相连通的出料管,且出料管位于传送带的上方。储纳箱内部的纡管从出料管处排出,并掉落至传送带的插接杆上,纡管套接于插接杆上,然后通过传送带将套接完毕的纡管传送至纺纱机内部进行落纱。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纡管受重力影响掉落并套接至插接杆上,纡管与插接杆的卡接方式不稳定,导致纡管与插接杆的插接成功率偏低,导致纡管易卡接于插接杆和储纳箱之间,此时需要工人关闭落纱装置,手动的清除卡住的纡管后,再重新启动落纱装置,降低了落纱的工作效率,并且增加了人工的劳动力负担,故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纡管的卡管现象导致落纱的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细纱自动落纱双连杆联动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细纱自动落纱双连杆联动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细纱自动落纱双连杆联动装置,包括储纳箱和设置于储纳箱两侧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多个插接杆,所述储纳箱内部设置有纡管,所述储纳箱的两侧均设置有与储纳箱内部相连通的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和传送带之间设置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朝向传送带的传输方向的侧壁开设有供纡管穿过的通行口,所述导向管底部与传送带之间留存有便于插接杆移动的通行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纡管从出料管排出储纳箱,然后纡管通过导向管的导向,并套接于插接杆上,最后通过传送带带动插接杆和纡管进行,使得纡管通过通行口排出,从而实现了纡管准确套接于插接杆上,减少了纡管的卡管现象,提高了落纱的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导向管包括安装弧板、固定弧板和转动弧板;所述安装弧板设置于储纳箱的底部,且所述安装弧板位于出料管和传送带之间;所述固定弧板和转动弧板均设置于安装弧板的内部,所述通行口位于固定弧板和转动弧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安装弧板安装于出料管和传送带之间,然后将固定弧板和转动弧板安装于安装弧板上,以便于对掉落的纡管起到导向的作用;并且固定弧板和安装弧板之间留存有供纡管穿过的通行口,以便于传送带带动纡管从通行口移出导向管。
优选的,所述转动弧板与安装弧板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弧板与转动弧板之间设置有驱使转动弧板朝向封闭通行口的方向转动的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弹性件伸出,以驱使转动弧板朝向封闭通行口的方向进行转动时,通行口逐渐变小,减少了掉落的纡管撞击传送带然后从通行口处反弹出去的现象发生,从而提高了导向管对纡管的导向稳定性;传送带带动插接杆和纡管进行移动的过程中,纡管与转动弧板相抵,弹性件受到压力发生弹性收缩,使得转动弧板朝向靠近弹性件的方向进行转动,使得通行口逐渐变大,以便于纡管从通行口处移出;当纡管移出导线管后,弹性件受到的压力减小,使得转动弧板朝向远离弹性件的方向进行转动,以实现转动弧板的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扬子纺纱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扬子纺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5618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疗器械的包装瓶
- 下一篇:一种用于再生资源处理的筛检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