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窥镜用可通电导丝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550409.7 | 申请日: | 2022-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60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 发明(设计)人: | 潘净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久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王美华 |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窥镜 通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窥镜用可通电导丝装置,包括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第二手柄配合连接在第一手柄一端,可通电导丝包括导丝本体,导丝本体远离第二手柄的一端具有通电接头、另一端与第二手柄固定并与外接电源电路连接;第一手柄远离第二手柄的一端具有包塑管,导丝本体贯穿设置在包塑管内,导丝本体被设置为可操作地从包塑管中伸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在内窥镜上设计可通过外接电源导电的导丝,当导丝通过内窥镜抵达病灶处时,通电后对病灶处点触形成斑块,对斑块继续加深建立通道,可供配套器械直接进入治疗诊断或者疏通因病理原因导致的人体细小自然通道的堵塞,有效减少器械成本,为病患减少治疗费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内窥镜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窥镜用可通电导丝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导丝器械经内窥镜钳道孔,进入人体的天然孔道,从而完成对狭小部位建立通道,但该方案使用的前提是存在狭小部位,使之能对人体狭小部位提供穿孔操作,对于一些过于狭小以至于导丝无法穿越或者穿越给患者带来极大痛感的情况下,目前现有技术中尚未提供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窥镜用可通电导丝装置,通过外接电源使得导丝通电,可对细小部位进行电离灼烧,穿孔建立通道,便于供配套器械可直接进入治疗诊断或对因病理原因导致的人体细小自然通道堵塞进行疏通,有效减少器械成本,为病患减少治疗费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窥镜用可通电导丝装置,包括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所述第二手柄配合连接在第一手柄一端,所述可通电导丝包括导丝本体,所述导丝本体远离第二手柄的一端具有通电接头、另一端与第二手柄固定并与外接电源电路连接;所述第一手柄远离第二手柄的一端具有包塑管,所述导丝本体贯穿设置在包塑管内,所述导丝本体被设置为可操作地从包塑管中伸出。
在上述方案中,可通电导丝装置采用外接电源电路进行供电,通电后通电接头可对病灶处电离灼烧形成斑块,加深斑块可穿透细小部位并建立通道,或者疏通堵塞。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可通电导丝扩展通道,便于可通电导丝前端形成不同程度的弯曲或回曲状态,所述导丝本体远离通电接头的一侧位置具有预折弯成型的预折弯段。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手柄从远离第二手柄的一端起依次间隔开有四个配合孔,分别为回曲配合孔、弯曲配合孔、直出配合孔和收回配合孔,所述第二手柄前端则具有卡扣,该卡扣分别与上述四个配合孔分别对位卡扣配合;所述导丝本体的预折弯段随第二手柄与第一手柄的配合分别具有四个工位,分别为回曲工位、弯曲工位、直出工位和收回工位;当卡扣与回曲配合孔卡扣连接时,导丝本体的预折弯段位于回曲工位;当卡扣与弯曲配合孔卡扣连接时,导丝本体的预折弯段位于弯曲工位;当卡扣与直出配合孔卡扣连接时,导丝本体的预折弯段位于直出工位;当卡扣与收回配合孔卡扣连接时,导丝本体的预折弯段位于收回工位。
再进一步的,所述预折弯段位于回曲工位时,导丝本体的预折弯段全部伸出包塑管,折弯所成角不大于90°;所述预折弯段位于弯曲工位时,导丝本体的预折弯段伸出包塑管,导丝本体折弯所成角不小于90°;所述预折弯段位于直出工位时,导丝本体的预折弯段位于包塑管内、导丝本体预折弯段为平直状态;所述预折弯段位于收回工位时,导丝本体的通电接头位于包塑管内。
优选的,为了对可通电导丝进行包裹保护,所述导丝本体对应预折弯段和预折弯段靠近第一手柄侧的段落周向外表面均包覆具有包塑涂层,所述导丝本体对应预折弯部远离第一手柄侧至通电接头之间的段落周向外表面环绕具有弹簧管。
优选的,所述弹簧管与导丝本体激光焊接。
优选的,所述导丝本体与通电接头高温焊接。
优选的,所述通电接头是不锈钢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久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久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5504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