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路路面厚度评测杆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542935.9 | 申请日: | 2022-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86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中义;鲁明晨;刘一帆;肖安俊;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驻马店市华中公路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5/06 | 分类号: | G01B5/06 |
| 代理公司: | 郑州明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2 | 代理人: | 宋建勋 |
| 地址: | 463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路面 厚度 评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路路面厚度评测杆,包括设在底板上的测量杆体,其前侧设有刻度,其右侧下部上固连有装夹筒,装夹筒顶底两端均敞口且其内侧壁上呈圆周间隔分布有四组压缩弹簧,每组压缩弹簧均有若干个并竖向间隔分布,同一组压缩弹簧尾端固连有同一个竖向支板,竖向支板顶底两端均伸出装夹筒且其远离装夹筒的一侧上竖向间隔分布有若干可转动滚轮,测量杆体顶端套设有滑环,滑环可在测量杆体上转动并上下滑动且其左侧固连有测量板、右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蝶形螺栓,第一蝶形螺栓的螺杆一端可螺接到对应开设在测量杆体上的第一内螺纹盲孔中。本实用新型可直接快速地将芯样竖直平稳摆放并直接卡位测量,测量效率更高,测量数据更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路面厚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路路面厚度评测杆。
背景技术
公路路面是指在公路路基上车行道范围内铺筑的层状结构物,按照层位及其作用可分为面层、基层和垫层三个主要层次,有的路面只采用面层和基层两个结构层,甚至只采用一个面层的结构。而目前,在对公路路面的厚度进行评测时,通常采用的是钻芯法,即先利用路面芯样钻孔机等设备在路面上钻取得到柱形芯样后,再直接测量芯样厚度,即可测出路面厚度。但在测量芯样厚度时,往往需要由人工将芯样摆放平稳后再手持钢尺等工具进行手动比对测量,存在操作不便、效率低且测量数据不够精准的问题,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路面厚度评测杆,可利用装夹筒直接快速地将芯样竖直平稳摆放并通过滑环和测量板的配合直接卡位测量,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公路路面厚度评测杆,包括竖向设在一底板上的圆柱形测量杆体,所述测量杆体的前侧上沿其轴向设有刻度,所述测量杆体的右侧下部上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有装夹筒,所述装夹筒的顶底两端均敞口且其内侧壁上呈圆周间隔分布有四组压缩弹簧,每组压缩弹簧均有若干个并竖向间隔分布,同一组压缩弹簧的尾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竖向支板,所述竖向支板的顶底两端均伸出装夹筒且其远离装夹筒的一侧上竖向间隔分布有若干转动设置的滚轮,所述测量杆体的顶端上套设有滑环,所述滑环可在测量杆体上转动并上下滑动,所述滑环的左侧通过支杆水平固定连接有测量板,所述测量板的底面与滑环的底面平齐且其可转至装夹筒的上方,所述滑环的右侧上径向开设有第一内螺纹通孔,所述第一内螺纹通孔对应的测量杆体上径向开设有第一内螺纹盲孔,所述第一内螺纹通孔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蝶形螺栓,所述第一蝶形螺栓的螺杆一端可螺接到第一内螺纹盲孔中。
优选的,所述第一内螺纹通孔与第一内螺纹盲孔相适配且两者均与第一蝶形螺栓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面上可拆卸设有防护罩,所述测量杆体、装夹筒和测量板均位于防护罩内。
优选的,所述防护罩左右两侧的下部上均设有若干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二内螺纹通孔,所述底板的顶部与防护罩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与防护罩相适配的插槽,所述防护罩的底端插接在插槽中且此时连接板抵接在底板的顶面上,所述底板顶部与第二内螺纹通孔对应的位置处均开设有与相应第二内螺纹通孔相适配的第二内螺纹盲孔,所述第二内螺纹通孔上螺纹连接有相适配的第二蝶形螺栓,所述第二蝶形螺栓的螺杆一端可与螺接到第二内螺纹盲孔中。
优选的,所述防护罩的外顶部中心上设有提环。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橡胶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驻马店市华中公路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驻马店市华中公路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5429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