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炉的安全温控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534341.3 | 申请日: | 2022-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83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 发明(设计)人: | 黎伟文;刘益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普发特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D19/00 | 分类号: | F27D19/00;F27D1/18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顺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43 | 代理人: | 翁子毅 |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炉 安全 温控 结构 | ||
1.一种电炉的安全温控结构,包括炉盘(1),所述炉盘(1)内设置有炉腔(2),所述炉腔(2)内设置有发热体,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发热体电控连接的机械感温控件(3)、电子感温控件(20);
所述炉盘(1)上设置有用于热传递的开口部(4),所述开口部(4)与所述炉腔(2)连通;
所述机械感温控件(3)的检测端与所述开口部(4)对应;
所述电子感温控件(20)的检测端与所述开口部(4)对应,或者,所述电子感温控件(20)的检测端位于所述炉腔(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炉的安全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感温控件(3)为突跳式温控开关或恒温器,其检测端与所述开口部(4)正对或错位配合;
当所述突跳式温控开关或所述恒温器的检测端受到所述开口部(4)的热传递而达到工作阀值后,所述突跳式温控开关或所述恒温器直接对所述发热体的工作实现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炉的安全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感温控件(20)为热电偶或NTC,其检测端位于所述炉腔(2)内、或者与所述开口部(4)正对或错位配合,所述热电偶或所述NTC还电性连接有控制器;
当所述热电偶或所述NTC的检测端检测到所述炉腔(2)内温度而达到工作阀值后、或者受到所述开口部(4)的热传递而达到工作阀值后,所述热电偶或所述NTC通过所述控制器降低所述发热体的工作功率、或对所述发热体的工作实现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炉的安全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感温控件(3)设置在所述开口部(4)内,或者,所述机械感温控件(3)设置在所述炉盘(1)投影区域外侧,又或者,所述机械感温控件(3)设置在所述炉盘(1)投影区域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炉的安全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感温控件(20)设置在所述炉腔(2)内,或者,所述电子感温控件(20)设置在所述开口部(4)内,又或者,所述电子感温控件(20)设置在所述炉盘(1)投影区域外侧,再或者,所述电子感温控件(20)设置在所述炉盘(1)投影区域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炉的安全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盘(1)投影区域外侧或投影区域内设置有传热腔(5);所述开口部(4)一端与所述炉腔(2)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传热腔(5)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电炉的安全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盘(1)外侧壁或外底部设置有支架(6),所述支架(6)上设置有盖板(7);所述传热腔(5)形成在所述支架(6)与所述盖板(7)之间、且呈密封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电炉的安全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6)上设置有连通部(8),所述连通部(8)与所述开口部(4)相互对应、且互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电炉的安全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腔(2)内部热量依次通过所述开口部(4)、所述连通部(8)后按一定的比例传递至所述传热腔(5)内部,其中,所述传热腔(5)内部的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炉腔(2)内部的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电炉的安全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4)、所述连通部(8)分别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其组合形状,其中,所述开口部(4)设置在所述炉盘(1)侧壁或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普发特电器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普发特电器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53434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钒铬含量精密滴定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高压杀菌保鲜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