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超高速公路的安全型防撞护栏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515389.X | 申请日: | 2022-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99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祥;刘强;陈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F15/04 | 分类号: | E01F15/04;E01F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锦信诚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13 | 代理人: | 王芳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超高速 公路 安全 型防撞 护栏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安全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超高速公路的安全型防撞护栏,包括:混凝土护栏,包括基体和第一波形段;波形梁护栏,包括立柱、第二波形段和第三波形段;过渡板,过渡板连接波形梁护栏和混凝土护栏,一端形成第一过渡口,与第一波形段连接,另一端向两侧延伸,并形成第二过渡口和第三过渡口,第二过渡口与第二波形段连接,第三过渡口与第三波形段连接;通过在混凝土护栏和波形梁护栏之间设置过渡板,形成平滑的过渡连接,在混凝土护栏上设置第一波形段从而快速吸收撞击后产生的能量,避免二次伤害,在波形梁护栏上平行设置第二波形段和第三波形段,增加了车辆受到撞击时的保护宽度,分散冲击力,满足其防撞性能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安全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超高速公路的安全型防撞护栏。
背景技术
为了对车流进行分离和导向作用,通常在高速公路两侧设置护栏结构,常见的护栏结构一般包括波形梁护栏和混凝土护栏,波形梁护栏一般设置在公路段的两侧,受到冲击产生变形,并吸收冲击带来的能量,从而对车体进行保护,而混凝土护栏一般设置在桥梁段的两侧,具有结构强度高、耐冲击的优点。
在超高速公路(即时速大于120km/h的高速公路)中,现有的波形梁护栏一般为单条的、截面为波浪形的横梁,波形可能为二波形或者三波形,对于一些大型重载车辆,在经过高速运动撞上护栏后,产生的冲力过大,护栏难以满足其防撞性能要求,而混凝土护栏结构虽耐冲击性能强,但是其在受到撞击后,产生的冲击波能量难以被快速吸收,容易对车体内的驾乘人员造成二次创伤,且波形梁护栏与桥梁混凝土护栏的设置转换时,难以设置平滑的过渡段,造成两者之间的结构缺失,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超高速公路的安全型防撞护栏,减少高速公路护栏安全隐患。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超高速公路的安全型防撞护栏,包括:
混凝土护栏,包括基体和第一波形段,所述第一波形段水平设置,固定在所述基体上;
波形梁护栏,包括立柱、第二波形段和第三波形段,所述立柱竖直设置,所述第二波形段与所述第三波形段平行于所述第一波形段设置,固定在所述立柱上,且高度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波形段的两侧;
过渡板,所述过渡板连接所述波形梁护栏和混凝土护栏,一端形成第一过渡口,与所述第一波形段连接,另一端向两侧延伸,并形成第二过渡口和第三过渡口,所述第二过渡口与所述第二波形段连接,所述第三过渡口与所述第三波形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波形段包括第一波形板和第一防阻块,所述基体与所述第一防阻块之间通过第一螺栓连接,所述第一波形板和所述第一防阻块之间通过第二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阻块包括前板、两侧板和两底板,两所述侧板分别位于所述前板长度方向的两侧,宽度自一端以梯形逐渐缩小,两所述底板分别与两所述侧板垂直设置,端部朝向外部延伸,形成开口式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波形板为三波形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波形段包括第二波形板和第二防阻块,所述立柱与所述第二防阻块之间通过第一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波形板与所述第二防阻块之间通过第二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波形段包括第三波形板和第三防阻块,所述立柱与所述第三防阻块之间通过第一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波形板与所述第二防阻块之间通过第二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防阻块的横截面为四边形,所述第三防阻块的截面为六边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波形板为三波形板,所述第三波形板为二波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5153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漏组件
- 下一篇:空调暖通系统和空调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