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亮膜及复合增亮膜有效
| 申请号: | 202221508939.5 | 申请日: | 2022-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70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继;覃柳博;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卓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5/04 | 分类号: | G02B5/04;G02B5/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刘威 |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凝彩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亮膜 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亮膜及复合增亮膜,其中增亮膜包括基材、涂布层以及棱镜层,棱镜层包括多个并排设置且覆盖在涂布层上的棱镜体,棱镜体呈三棱柱形,棱镜体其中一个侧面位于涂布层上,棱镜体另外两个侧面与位于涂布层上的侧面的夹角相等,且棱镜体另外两个侧面上设置有随机分布的多个凹面。复合增亮膜包括两个增亮膜,其中一个增亮膜的基材叠设在另一个增亮膜的棱镜层上,且其中一个增亮膜的棱镜体的棱长方向与另一个增亮膜的棱镜体的棱长方向之间的夹角为90°,两个增亮膜的投影面积相等。本实用新型的增亮膜及复合增亮膜,其无需使用扩散膜也能增大可视角,从而降低整个背光方案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亮膜及复合增亮膜。
背景技术
增亮膜(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BEF)又称为棱镜片或聚光片,其能在背光模块中能够提高整个背光系统发光效率。利用增亮膜的棱镜结构,可以使各方向的光线向中心视角集中,从而提升背光模组的亮度。增亮膜一般包括基材、设置于基材上的涂布层以及设置在涂布层上的棱镜层,其中棱镜层的作用是将大部分光线汇聚于与法线呈±35°的夹角范围内,所以使用增亮膜时也会导致可视角度变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一般采用扩散膜来增大可视角,但同时也会增加背光方案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增亮膜,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增亮膜,其无需使用扩散膜也能增大可视角,从而降低整个背光方案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增亮膜,包括基材、涂布层以及棱镜层,所述棱镜层包括多个并排设置且覆盖在所述涂布层上的棱镜体,所述棱镜体呈三棱柱形,所述棱镜体其中一个侧面位于所述涂布层上,所述棱镜体另外两个侧面与位于所述涂布层上的侧面的夹角相等,且所述棱镜体另外两个侧面上设置有随机分布的多个凹面。
进一步地,所述凹面为凹球面。
进一步地,所述凹面的半径在1-10μm之间,所述凹面的角度为a,0°<a ≤180°。
进一步地,所述基材的厚度在75-125μm之间,所述涂布层的厚度在3-8 μm之间,所述棱镜体的高度在20-40μm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基材的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乳酸、聚酯型聚氨酯、聚烯烃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棱镜层的材质为通过紫外光固化的树脂。
进一步地,所述涂布层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粒子、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粒子、聚丙烯粒子、聚乙烯粒子、聚酰胺粒子、聚苯乙烯粒子、二氧化钛粒子、二氧化硅粒子或有机硅粒子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棱镜体另外两个侧面的夹角为90°,相邻的两个棱镜体的顶边之间的距离在30-60μm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复合增亮膜,包括两个本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中的增亮膜,其中一个增亮膜的基材叠设在另一个增亮膜的棱镜层上,且其中一个增亮膜的棱镜体的棱长方向与另一个增亮膜的棱镜体的棱长方向之间的夹角为 90°,两个所述增亮膜的投影面积相等。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增亮膜通过聚酯氨胶黏剂粘接固定,两个所述增亮膜中靠近光源的增亮膜的涂布层的雾度在3%-20%之间,两个所述增亮膜中远离光源的增亮膜的涂布层的雾度在20%-60%之间。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卓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卓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5089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