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笔及笔头有效
申请号: | 202221507571.0 | 申请日: | 2022-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06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阮古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温酷数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54 | 分类号: | G06F3/0354 |
代理公司: | 广东蕴峰律师事务所 44747 | 代理人: | 李金徽;洪叶 |
地址: | 52378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笔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笔及笔头,笔头包括接触件、支撑架、活动端子机弹性件,其中,接触件固设与所述支撑件端部,活动端子与接触件电连接,活动端子收容于支撑架内,支撑架尾部设有可供活动端子头部伸出的出口,活动端子头部用于与笔头以外的导件电连接;弹性件设置于支撑架内用于提供活动端子向出口方向移动的动力。由于活动端子可在支撑架内移动,这样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能够确保自由端子与导件始终处于接触状态,也即,通过自由端子相对导件的伸缩移动,拟补了产品装配精度和加工精度的不足,因而,提高了电子笔导通能力稳定性的同时,又能降低产品的装配难度和零部件的加工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笔及笔头。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发展,与之相关的电子笔配件也随之兴起,通过电子笔能更好地进行触控输入。现有的电子笔主要包括笔杆,和设置在笔杆端部的笔头,通过笔头与触屏之间的耦合实现模拟手指进行触控操作。电子笔包括主动式电子和被动式电子笔,主动式电子笔的笔头与笔杆内的笔芯电连接,笔芯上设有触控电路,能够主动通过笔头向触屏发射电信号,实现笔头与触屏的耦合。被动式电子笔的笔头与笔杆电连接,使用时,人体的静电通过笔杆传到至笔头,再由笔头依靠人体静电与触屏耦合。
无论主动式或被动式,其笔头都要通过端子与笔头外的导件电连接,区别在于主动式电子笔而言,导件与笔芯电连接,被动式电子笔的导件与笔杆电连接。
现有的电子笔其各部分零部件都高度模块化,可以实现快速组装和拆卸,这样既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又便于维修。因而,笔头一端的端子与笔杆一端的导件往往都是分离的两个部件,笔头与笔杆组装后端子和导件通过表面接触实现电连接。这就对零部件加工精度要求很高,这就极容易出现由组装的精细度不够,或零部件加工精度低导致两者接触不良的现象,使得导通的稳定性不足。而提高组装程序上的精细度或增加零部件的加工精度都会极大的提高产品的生产成本,因此,该问题成为困扰业内已久的普遍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笔的笔头导通能力不稳定,易出现接触不良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笔笔头,接触件,所述接触件用于与所述触屏耦合从而实现书写功能;
支撑架,所述接触件固设与所述支撑架端部;
活动端子,所述活动端子与所述接触件电连接,所述活动端子收容于所述支撑架内,所述支撑架尾部设有可供所述活动端子头部伸出的出口,所述活动端子头部用于与所述笔头以外的导件电连接;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内用于提供所述活动端子向所述出口方向移动的动力。
作为本申请电子笔笔头的又一改进,所述支撑架内设有可供所述活动端子移动的通道,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通道内,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活动端子尾部抵接,用于向外推动所述活动端子从而使其头部伸出所述出口。
作为本申请电子笔笔头的又一改进,所述接触件为设置于所述笔头端部的笔珠,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笔珠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活动端子尾部抵接。
作为本申请电子笔笔头的又一改进,所述活动端子的头部表面呈弧面。
作为本申请电子笔笔头的又一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端子通过所述弹性件和/或支撑架与所述接触件电连接。
作为本申请电子笔笔头的又一改进,所述活动端子尾部设有尾镦,所述尾镦限制所述活动端子尾部穿过所述出口。
作为本申请电子笔笔头的又一改进,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支撑架的笔壳,所述支撑架外表面设有卡凸,所述笔壳内腔设有与所述卡凸相适配的卡凹。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电子笔,包括笔杆,及设置于所述笔杆一端的笔头,所述笔头为以上所述的笔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温酷数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温酷数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5075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